天天看點

新加坡發行20元新鈔 陳嘉庚被印在鈔票上

作者:美國僑報網

【綜合報道】6月5日,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在總統府開齋節開放日抛出重磅消息:為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下周一将推出20元新鈔票。據悉,這是新加坡金管局首次推出20元紀念鈔,共有200萬張讓公衆以等值換取。

據《福建日報》報道,這張新鈔濃縮了新加坡開埠200年的曆史,正面是新加坡首任總統尤索夫•伊沙克(yusof ishak)的肖像,以及當時的最高法院和市政廳(現在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背面則印着19世紀初,來到新加坡的8位先驅人物。新鈔的右下角代表最初開埠時舟車繁忙、欣欣向榮的新加坡,左邊則是如今摩天大廈鱗次栉比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古今被一條彎彎的新加坡河串聯起來,象征着曆史源遠流長。

新加坡發行20元新鈔 陳嘉庚被印在鈔票上

8位先驅人物個個大有來頭。新加坡政府還專門列出了清單:

華人教育先驅陳嘉庚

被譽為新加坡特蕾莎修女的許哲(teresa hsu chih)

傑出女教育家王惠卿博士

現代馬來文學之父文西阿都拉(munshi abdullah)

第一任植物園園長亨利·李德裡(henry nicholas ridley)

印族慈善家比萊(p.govindasamy pillai)

傑出女運動家愛麗絲·彭尼華德(alice pennefather)

馬來族抗日英雄阿南賽迪(adnan saidi)

其中中國人最熟悉的

莫過于陳嘉庚了。

新加坡發行20元新鈔 陳嘉庚被印在鈔票上

2015年8月13日,福建博物院與陳嘉庚紀念館聯合展出《烽火弦歌》——集美學校抗戰内遷曆史展。 中新社

1874年10月21日,陳嘉庚出生在閩南的小漁村,而後創業于東南亞,成為“橡膠大王”。他一生傳奇,毀家興學,前無古人,鮮有來者,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橡膠大王”

商業版圖擴充到五大洲

陳嘉庚先生是著名的實業家,有南洋“橡膠大王”之稱。巅峰時期,陳嘉庚公司分布于世界的直接代理商遍布五大洲,包括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組成了一個國際銷售商貿網絡。其代表警醒振興中華民族工商業的注冊商标——中國鐘标,也随着商品流通為世界人民所認識。

捐資助學

嘉庚學子遍及天下

陳嘉庚先後在集美乃至廈門和閩南各地及新加坡等地創辦和資助的各種類型學校,總數達118所。在如今的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陳嘉庚被師生尊稱為“校主”。嘉庚學子遍天下。嘉庚先生創辦的廈大在海内外的校友會有87個,其中在海外的就有近30個。

集美學校是當年陳嘉庚在集美創辦的多所學校的總稱,包括集美幼稚園、集美國小、集美中學、集美輕工業學校、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集美大學以及集美學校委員會等等。所有曾在這些地方學習過、任職任教過的都會被看作是集美校友,據不完全統計,集美學校在全球各地的校友會有70 個以上,其中在海外的就有十多個。

嘉庚精神

廣布世界影響深遠

說到陳嘉庚,很多人首先想到他創辦了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實際上,嘉庚先生的貢獻和影響遠不僅僅局限于集美和廈門,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陳嘉庚或嘉庚精神影響的深刻的印記,甚至在太空中,都有一顆被命名為“嘉庚星”的行星。以他名字命名的嘉庚星、嘉庚水母、嘉庚路、嘉庚公園、“嘉庚号”科考船、嘉庚路、嘉庚公園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嘉庚樓等,無不折射出世人對他的景仰與懷念。

在海外,嘉庚先生更多地以“tan kah kee”,即“陳嘉庚”的廈門話讀音為人熟知,比如新加坡的“陳嘉庚地鐵站”,或者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陳嘉庚樓”,其英文都以“tan kahkee”标注,嘉庚先生和嘉庚精神的影響力,以這樣一種充滿“廈門味”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傳播,讓嘉庚先生的故鄉人倍感親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