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中國的軌道交通有何不同?
橋梁和隧道建設差異在哪?
新城區的開發狀況對比如何?
本期大家說欄目邀請了注冊城市規劃師、擁有多年德國留學工作經曆的沈暢女士和我們一起聊聊德國與中國在基礎設施上的發展情況和差異。

高速公路的發展對比
沈老師分享了德國的高速公路品質是非常好的是以德國法律可以說是有底氣允許已沒有限速的形式在高速上駕駛;反觀中國在幾十年前是沒有高速公路可言的,然而在短短十幾年中已有趕超的勢頭,形成了較完善的高速公路網。
橋梁和隧道建設對比
以上海和法蘭克福為例,可知黃浦江将上海分割為了浦東浦西兩大塊,共有13座大橋承擔着貨物運輸通航的重大需求,均采用了斜拉橋、懸索橋或拱橋的形式;而法蘭克福的美茵河上的橋梁因無貨船通貨要求僅是遊船,是以淨空要求都比較低。
新城區的開發狀況對比
德國是非常重視曆史建築保護的。以紐倫堡為例,在二戰時被希特勒炸毀,戰後德國按原先圖紙将這座古老悠久的城市重新複原。因為德國的人口增長較為緩慢在城市更新方面更為緩慢謹慎;而在中國城市化速度是非常快的,政策将大學、市政府搬走去建立新城。是以,在發展新區的同時,中國部分地區也需要向德國學習,保留老城區的活力。
分享嘉賓
注冊城市規劃師
注冊 ptv 軟體教育訓練師
中國同濟大學橋梁系,學士
德國卡爾斯魯厄爾大學(kit)土木工程系,dipl.-ing.工程碩士
霹圖衛軟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