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雲南北朝之宋武帝劉裕

作者:請叫我原局

劉裕和漢高祖劉邦也有那麼些關系,劉裕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不過血緣關系早已疏遠。他的家族早年間就跟随着晉皇室南渡,他在出生的時候,母親就因為分娩後患病去世了,家裡非常的貧窮,父親因為無力撫養他一度打算抛棄他,還好因為劉懷敬的母親伸出援手,養育劉裕,他才能夠活下來。



風雲南北朝之宋武帝劉裕





劉裕長大後,書讀的很少,隻能以幹苦力為生,他也一度覺得自己以後沒有什麼出息,隻能這樣碌碌無為一輩子。後來有人對他說:“你以後應當會成為一個英雄”。就是因為這句話才讓劉裕重新獲得信心。于是劉裕從軍,成為北府軍中的一員。公元399年孫恩起兵反晉,東南八郡紛紛響應,朝野震動,朝廷連忙派遣劉牢之和謝琰率領軍隊鎮壓,劉裕轉入了劉牢之的麾下擔任參軍,孫恩攻克會稽郡将謝琰殺死,又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劉牢之,但是被劉牢之打敗,因為劉裕有功派他駐守在一座小城當中,士兵還沒有幾百人,劉牢之每次在作戰的時候都是沖在最前面,起到了帶頭作用,是以他麾下的士兵每次作戰都是最勇猛的一批,也因為這樣劉裕屢次都能夠建功,有一次孫恩領兵攻打蒜山,遭到劉裕部猛烈地打擊,很多人都被殺死,這一戰更是打出了劉裕的威名,朝廷加封他為建武将軍,劉裕率領軍隊一直追擊孫恩,将孫恩打的打敗,迫使他不斷向南邊逃亡,在海鹽再次擊破孫恩,孫恩被他逼的投海自盡,在和孫恩等起義軍交戰的這幾年裡,劉裕每次都是充當先鋒,每次都能夠打敗敵人,他的軍事才能慢慢的顯現出來了,他不僅作戰勇猛,能夠沖鋒陷陣,同時他還富有智謀,善于以少勝多,當時朝廷的很多軍隊都和土匪一樣,每次到一個地方都會掠奪城池,塗炭百姓,唯有劉裕的軍隊與衆不同,他的軍隊法紀嚴明,從不騷擾百姓。在百姓當中的口碑極好。

在和孫恩等起義軍作戰多年的情況下,晉朝的兵力被大量的消耗,造成很多地方的防禦空虛,這給了盤踞在長江上遊的桓玄可乘之機,公元402年晉朝廷派遣大将軍司馬元顯率領大軍攻打桓玄,桓玄同樣不落後也派出軍隊與司馬元顯對抗,但是桓玄因為修養多年,早就是兵強馬壯,而晉朝廷這邊由于多年的征戰,鎮壓起義軍兵力被消耗的很多,結果顯而易見,晉大将軍司馬元顯被殺,桓玄攻入建康城,劉裕審時度勢投降了桓玄,劉裕在北府軍中頗有名望,桓玄也不敢輕易地殺劉裕,是以也給了劉裕一個中兵參軍職位。次年,孫恩的妹夫盧循再次起兵,桓玄派劉裕讨伐,殺的盧循丢盔棄甲,又往南跑了,劉裕因為功勞又加官進爵,桓玄的妻子劉氏擅長識人,她多次勸丈夫桓玄把劉裕除掉,到桓玄說留着劉裕有大用,還需要劉裕幫我北伐中原,他可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将,同時桓玄也在瓦解北府軍,殺了北府很多将領,北府軍幾乎遭受到滅頂之災,劉裕也在此時與北府軍的舊部聯合,尋找合适的機會除掉桓玄。公元404年劉裕以打獵的名義,聚集了北府軍舊部千人,在京口起義打起反對桓玄的旗号,各地紛紛響應,桓玄知道劉裕起兵後,整天憂心忡忡的有人對他說,劉裕力弱小不足為懼,桓玄哪裡不知道劉裕的能力,但是桓玄還是要放手一搏,派遣他的猛将率軍抵抗劉裕,奈何桓玄的運氣好像已經用光,他的軍隊遇到劉裕開始就一直在節節敗退,猛将被殺,一直打到建康城,将桓玄斬殺,迎東晉安帝在江陵複位,然而桓玄家族勢力仍然在荊州盤踞,一直打到第二年在把桓氏一族的勢力從荊州驅逐幹淨,東晉安帝這才被迎回健康。劉裕因為匡扶皇室有功,被封為豫章郡公,他在朝堂之上的勢力也越來越大。開始執掌朝政大權。

風雲南北朝之宋武帝劉裕

然而東晉自偏安一隅以來,就時刻都在受北方的威脅,雖然東晉也有很多人北伐過,但是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為了強大自身,劉裕決定出師北伐,他的第一個目标就是南燕,南燕皇帝慕容超即位後一直都在襲擾東晉,劉裕為了抗擊南燕,決定率領大軍從建康出發北伐南燕,一路上劉裕都是堅壁清野,防止南燕斷他的後路,南燕慕容超太過于輕敵,認為晉軍進去南燕的境地是小打小鬧,劉裕進去南燕國界後基本上沒有遇到抵抗,直到劉裕率領軍隊快攻進南燕都城的時候,慕容超才後知後覺,才開始發兵抵抗劉裕,劉裕早就摸清了南燕的實力,采用聲東擊西的計策,繞到燕軍的後面兩面夾擊講南燕軍大敗,慕容超看到情況不對就派人向後秦請求救援,後秦雖然派了軍隊前來救援,但是一味地在虛張聲勢,劉裕不以為然,一心攻打南燕,劉裕在南燕降将的幫助下,制造了飛樓,沖車等攻城的器具,加強了攻防能力,很快在晉軍的猛攻下,南燕都城抵擋不住了,南燕官員開城門向劉裕投降,慕容超帶着幾十個人突圍,被晉軍追獲,南燕滅亡,劉裕以南燕都城久守不降為由,盡殺南燕鮮卑貴族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洩憤,慕容超被押送為建康,在建康街頭被斬首示衆。

自從東晉建立以來,朝廷綱紀松弛紊亂,權貴之門互相吞并,百姓流離失所,劉裕掌權之後,大力宣傳新的規章制度,嚴禁世家大族互相吞并,并且劉裕上書皇帝,請求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很多時候百姓打魚,砍柴,都需要繳稅,劉裕上表下令一律禁絕,免征,還山于民,還地于民,當時人們的居住都不統一,劉裕制定了新的條例,重新劃分區域,讓百姓都住在固定的區域。随後劉裕的勢力越來越大,晉皇室可謂是名存實亡,劉裕一個人掌管幾十個州,被封也大都督,同時也在積極地備戰于公元417年滅後秦,将北方的幾個大威脅都消滅了。巨大的軍功讓劉裕在朝廷中的地位顯赫無比,劉裕接受了相國之位,受封為宋公,公元419年劉裕指派王韶之殺死晉安帝,改立其弟司馬德文為晉恭帝。同年又進爵為宋王,次年,劉裕代晉稱帝,降封司馬德文為零陵王,東晉滅亡,劉裕改國号為宋,史稱他建立的政權為劉宋。

風雲南北朝之宋武帝劉裕

劉裕稱帝後,吸取了晉朝的教訓,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勢力,為了防止朝臣作亂,他下令凡是帶兵出征的,一律以朝廷軍隊配發,軍還交回朝廷。劉裕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樹,抑制了門閥世家的兼并,打擊了豪強地主階級,緩和了階級沖突,同時整頓吏治,重要寒門出身的人才,政治一度得到了清明,在經濟上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生産,同時也非常注重教育,改善社會的風氣,在軍事上革新戰術,建立強大的軍隊。在劉裕的治理下,南朝宋一度超越北方成為當時整個中國大地最強大的王朝。也為後來的元嘉之治奠定了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