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本篇要說道說道劉裕。為什麼要專門給他寫一篇呢?因為他很牛,他打了一輩子仗,未有敗績;他挽救了漢族文化;他夠狠,殺人如麻,也有好幾個皇帝死在他手裡;他的一系列改革結束了門閥與皇帝“共天下”的局面;即使當了皇帝,他也始終如一,艱苦樸素;他也是漢朝之後,唐朝之前最傑出的皇帝。

劉裕畫像
一、悲慘的童年至混日子的青年時代
劉裕于公元363年4月16日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今江蘇鎮江)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剛出生他母親就因産後大出血去世了,其父無力撫養他,打算把他扔了,幸好其親戚中有剛生産的女子,就把劉裕連帶着一起喂養了,這就是劉裕小名“寄奴”的來曆。宋朝詞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句中的“寄奴”就是劉裕小名。
然而,幾年後,厄運再次降臨,劉裕七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醫治無效也去世了,幸好,他有一個好後媽蕭文壽。蕭氏白天砍柴,夜晚做一些手工活,艱難困苦,一生未再嫁,竭盡全力拉扯着三個孩子,她把劉裕跟自己的兩個孩子一樣,看作是親生的,無微不至地照料他。
劉裕慢慢長大了,他身材魁梧(用現在的标準衡量,他身高不低于1.86米)、相貌堂堂,不拘小節,對繼母至孝。為補貼家用,他砍柴、種地、打魚、賣草鞋(三國蜀的皇帝劉備也是賣過草鞋的喲)。
成年後的劉裕,好勇鬥狠,還染上了賭博的惡習,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俗話說,十賭九輸,因欠3萬錢沒法還,他被債主綁在柱子上打,恰巧被路過琅琊王氏的王谧看到,王谧幫他還了錢,并且跟劉裕說了一句改變他一生的話:“卿當一代英雄!”(有時候,雪中送炭的一句話,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反過來說,惡語傷人也是六月寒)。此後,劉裕改過自新,從此不再賭博,并跟王谧經常來往,因為他也沒有其他朋友。
二、開挂的戰神時代
“不能總是這樣活,我要成為一代英雄。”面對破家爛院和别人的白眼,三十多歲的劉裕,決定去當兵。那時候戰争頻繁,當兵是件極容易的事。這個決定成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成為了中國曆史的轉折點。劉裕是個天縱奇才,他在軍事方面的驚人才能在戰争中展現得淋漓盡緻。針對不同戰況、不同敵人,他開創了很多新的戰術打法,做到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是标标準準的“戰神”。且看他的開挂戰績:
公元399年——402年,劉裕在平定五鬥米教孫恩起義的十幾次戰鬥中,不僅披堅執銳、沖鋒在前,作戰勇猛,還富有謀略、指揮有方,善于以少勝多;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軍隊與民秋毫無犯,“不拿群衆一針一線”,這在那個兵士可以随便劫掠百姓的年代裡簡直是另類存在。
公元403年,孫恩妹夫盧循起義,劉裕征讨之,殺其大帥張士道,逼迫盧循渡海逃跑。
公元404年——405年,劉裕平定桓玄之亂,驅除了桓氏勢力,恢複了東晉王朝。
公元405年,不戰而屈人之兵。逼迫後秦歸還占領的東晉南鄉、順陽、新野、舞陽等淮北十二郡領土。
公元409年4月——410年2月,劉裕揮師北上,以其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攻滅南燕,俘虜其皇帝,收回今山東臨沂、日照、濰坊、青州等地區。
公元410年,滅掉盧循。是年5、6月,劉裕以區區不足萬人,抵擋住了盧循十萬多人的進攻,逼其退兵江州。10月,劉裕用火攻擊敗盧循船隊,并繼續追擊,占領其根據地廣東番禺,收回大部分南方地區。
公元412年,征讨劉毅,平定了荊州、豫州、江州等長江中上遊的大部分地區。
公元413年,劉裕安排奇謀讓朱齡石西行伐蜀,滅掉谯蜀國(五胡亂華前最早脫離西晉獨立的一個國家),收回巴蜀地區。
公元413年,滅掉谯蜀的劉裕軍隊乘勢滅掉了仇池國,收回了漢中地區。
公元416年8月——417年8月,劉裕以自創奇陣“卻月陣”和強弓硬弩,大敗北魏軍隊,同時滅掉了後秦國,收回了潼關以東的關中地區和整個河南,遺憾的是西安得而複失,被夏國搶走了。
三、仇恨士族,殺人如麻,就連皇帝也不放過
即便不算上正常戰争中所殺之人,劉裕攻滅南燕後,為洩憤屠城,殺了南燕3000多人;稱帝後,盡滅司馬一族2000多人。
劉裕還殺了6位皇帝,他們分别是:大楚皇帝桓玄、南燕皇帝慕容超、谯蜀皇帝谯縱、後秦皇帝姚泓、東晉皇帝司馬德宗、東晉皇帝司馬德文。最惡劣的是,劉裕殺了“禅位”給他的司馬德文,開創了殺禅位之君的惡例,也為自己的後代被殺埋下了隐患。
四、統一黃河以南,保留住了漢族文化
借用名人梁啟超、範文瀾的話來證明我所言非虛:
梁啟超:自商、周以來四千餘年,北方賤種世世為中國患,而我與彼遇,劣敗者九而優勝者不及一。稍足為曆史之光者,一曰趙武靈,二曰秦始,三曰漢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範文瀾:劉裕所創的宋朝,皇帝獨掌大權,主要輔佐,多選用寒門,原來的高門大族,隻能做名大權小的官員,難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勢力,實行皇帝專制的中央集權,宋朝國内的統一程度遠非強藩割據的東晉朝所能比拟,政權大大增強了。當時鮮卑拓跋部落統一黃河流域,出現強大的魏國,如果沒有統一的漢族政權,鮮卑人幾次大舉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長江流域,摧殘發展中的經濟和文化。是以,劉裕消滅紀綱不立、豪強橫行的東晉朝,建立起比較有力的宋朝,對漢族曆史是一個大的貢獻。
五、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加強文化建設
(一)、政治上。
1、續行“土斷”,抑制土地兼并。所謂“土斷”,就是為解決僑置(北方士族南遷)問題而推行的整理戶籍及調整地方行政區劃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劃定州、郡、縣領域,居民按實際居住地編定戶籍。劉裕搞的這個被稱為“義熙土斷”,它打擊了東晉豪強士族勢力,緩和了階級沖突,減輕了百姓負擔,改善了社會政治狀況,重建了中央政府的權威。
2、整頓吏治。劉裕罷免或處死了大量士族或皇族出身的官吏;即使他的親信,隻要違法犯罪,他也嚴厲懲罰,甚至處死。
3、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士。東晉時期,選拔官吏,主要依據門第,使用了很多無才無識之人當官。劉裕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時的精神選拔人才,實行“能者上庸者下”,有效打擊了士族,改變了當時的政治結構。
4、加強中央集權,精兵簡政。劉裕稱帝後,緻力于削弱強藩,他限制了荊州州府置将和官吏數額;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數目也進行了限定。為防止權臣擁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軍府,宰相領揚州刺史的話可置一千兵。而凡大臣外任要職要需軍隊防衛,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軍隊,事情完結後軍隊都需交回朝廷。另劉裕為防外戚亂政,下令有幼主的話都委事宰相,不需太後臨朝。
(二)、經濟上。
1、輕徭薄賦。劉裕多次下令減免稅役,免去部分苛捐雜稅;同時,他整頓賦役制度,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規定租稅、徭役必須按照戶口征收。這些舉措給老百姓帶去了實惠,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
2、不與民争利。劉裕即位後,下令凡宮府需要的物資都要到市場采購,照價給錢,不得向人民征調。又下令官員不可征去人民車牛,亦不能以官威逼迫人民獻出車牛,另亦将繁多的交易稅項作出減省,便利市場商業交易。
3、文化上。
1、積極發展教育。劉裕雖是行伍出行,識字不多,但非常重視教育。公元422年,劉裕專門下诏,鼓勵政府和民間廣泛辦學,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準。這些舉措鞏固了他的統治,也有利于社會發展。
2、廣收遺散書籍。劉裕北伐後秦前,當時的東晉藏書僅4000卷。劉裕北伐過程中将流落中原各地的圖書悉數收藏運回建康(今南京),又下令對赤軸青紙、文字古拙之書,亦加收藏以傳後世,到劉宋初年,官方所藏的書籍已達到6萬多卷。對漢文化典籍和書籍的保護與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奠定了南朝宋國家藏書的基礎。
這一時期、文風浩蕩文壇繁盛,大家輩出,謝靈運、劉義慶、鮑照等人各呈異彩,《後漢書》、《世說新語》、《三國志注》等著作紛紛出籠,對後世影響深遠。據傳,劉裕撰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佚。
六、不忘出身,生活簡樸
一般人當了皇帝後,都驕奢淫逸,而劉裕卻是個例外。他崇尚節儉,不愛珍寶,不喜豪華,宮中嫔妃也少。他稱帝入宮,住處還是用土屏風,布燈籠,麻繩拂。他的孫子後來看了譏笑他是“鄉巴佬”。他本人平時穿着也十分随便,連齒木履,普通裙帽。他還把他補綴多層的破襖給長女并囑咐她:後代如有驕奢不知節儉的,就拿給他們看看。他的女兒出嫁,陪送也不多,不給錦繡金玉。在他的影響下,内外上下,奢靡之風為之一掃。
朝秦暮楚貓:中國曆史上,草根出身的著名皇帝有三位,他們是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本文的主人公宋武宗劉裕。劉邦文武皆不行,但會用人;朱元璋文武全才(雖然他是放牛娃出身,但愛學習);劉裕文化水準不行,但是軍事天才,能以自己的勤勉彌補不足。三個人各有千秋,可惜,劉裕去世太早了,假如他能再多活幾年,黃河以北會早一些回到漢人手中。二劉一朱他們三個也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殺伐決斷,都是狠角色,這也許是由于戰争的磨煉造成的,也許是能靠一己之力成功的人的共同特點。
(本文部分内容參考頭條詞條百科“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