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作者:木子可可說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人情冷暖,世态炎涼,不過一個“利”字;人,說到底,其實都是唯利是圖。

你可以接受毫不相幹的人成為世界首富,擁有巨額财富,卻不能容忍你的鄰居過得比你好,這是人性,也是人性中最真實的“惡”。

最近北大博士的一篇論文後記在網上爆火,讓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也許人們在這篇文章中,看到了人窮志堅的勇氣,也許是有人在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人情的薄涼與現實。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我看到的就是後者,一個赤裸裸的展示在我們面前的真實的世界。

當你貧窮時,随随便便一個人就可以把你踩在腳下;當你富有時,任何一個人都想要和你拉近關系。

黃渤曾經在接受專訪時就提到過類似的觀點,在黃渤還沒有成名前,參演了一個小配角,副導演過來就會“教訓”你幾句。

然而現在成名了,你會發現自己身邊全是好人,“黃老師,你辛苦了”“黃老師,你累不累啊”“黃老師,你休息一下吧”等等。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當主持人問黃渤,是不是現在這種生活會更有利于他進行創作。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黃渤回答說,其實不是的,因為自己并不是離真正的生活更近了,而是更遠了,我們感受不到人性真正的樣子了,因為大家臉上永遠都挂着笑容。

人性就是如此,當你有了名望,你接觸到的永遠都是洋溢着笑容的臉,當你失了名氣,任何人都會想要過來踩你一腳,來彰顯自己的地位。

人性的黑暗,根本不是我們可以揣測的。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肖清和博士論文緻謝部分中提到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他小時候,那時候家裡很窮,連他上學的學費都交不起,一位鄰家婦女因為瑣事和他的母親起了争執,結果這位鄰家婦女就把掏糞的糞勺蓋在了肖清和的頭上。

這在農村就是一種惡毒的詛咒,是很犯忌諱的,可是他們沒有辦法,因為家裡太窮,這種事最後也隻能作罷。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第二件事是在他考上北大之後,他是北大在安徽招的23個文科學生裡的最後一個,也是他們小山村第一個走進世界名校的大學生。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那些村民們見風使舵,開始和肖清和一家走動,甚至送禮,還請他去自己家裡吃飯,而在這之前,他從來沒在别人家吃過一頓飯。

這兩件事雖然很小,但是卻讓肖清和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也堅定了他要走出一條更加寬廣的人生大道的決心。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當我們苦于自己的人生受到排擠,冷眼和嘲諷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其實就是改變。

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也唯有武裝自己,才能夠真正的保護他人。

生活有時候其實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我們處在什麼樣的階層,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人性。

有時候,人性雖然薄涼,但好在人心還是熱的。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在肖清和的這篇後記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幾個關鍵的人物,比如一直默默照顧他的大叔,幫助他的導師孫尚揚教授,以及改嫁之後依然努力促成他學業的母親。

當然在肖清和漫長的求學道路上,還有很多很多人的支援,給他偷偷塞錢的化學老師,常常資助他的新校長,以及上了大學之後無償資助他的同鄉。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在這二十多年的求學之路上,肖清和看清了人情,也更收獲了溫暖與感動,我想這篇論文後記之是以比論文更具影響力,關鍵就在于它的樸實與真情流露。

有人說:有陰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人性雖惡,但人性亦有善。

以前聽父母講起村子附近的一些新鮮事:

在隔壁村子裡,有一戶人家,常年在外面做生意,聽說賺了不少錢,那一年一家四口回到老家,既想見見親人,又想顯擺一下身份。

隻是沒想到,剛回到家的第二天晚上,夫妻倆連帶着十歲的孩子就被人給害了,家裡一片狼藉,帶回來的值錢的東西被洗劫一空,一家四口,隻有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活了下來。

後來聽說,兇手其實就是同村的一個光棍,因為早些年有些過節,再加上這一家三口回家炫耀,就讓他心裡起了邪念。

後來嬰兒被親叔叔收養,但畢竟不是親生,從小就吃百家飯長大,但是孩子很争氣,直到前幾年聯考,這個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才漸漸又被人提起。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人性的惡,讓人想起來,心裡就恨得牙癢癢;

人性的善,讓人想起來,就覺得心裡暖洋洋;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很多時候,陌生人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是是感動,是不圖回報的付出。

或許這真是對親情的一種諷刺,那些平時看起來熟悉的人,當你落魄亦或者當你發達時,其實又有幾個是真心對你的呢。

相反,那些陌生人反而不會關心你是誰,他們的幫助是發自内心的,盡管大家互不相識,但是這份在意卻是真實的。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昨天在河南鄭州的一輛公共汽車上,一位女子因為家裡的事情心情極度低落,在公共汽車到達終點站時,她依然獨自坐在座位上。

車長馬娟看到後主動上前詢問情況,該女子泣不成聲,訴說着自己心裡的委屈。

馬娟安慰她說:我們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我們必須面對,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的。

也許是馬娟的勸說起到了作用,也許是這名女子感受到了馬娟的關心與在意,她緩解了情緒,說到:我可以抱抱你嗎?

随後馬娟就給該女子一個擁抱,輕輕地拍着她以示安慰。

這樣的一幕被記錄下來,讓人倍感溫暖。

這世界總是會有那麼多的人在默默守護着我們,雖然彼此不相識,甚至以後也不會再見面,但遇到困難時的出手相助,卻讓人倍感溫暖。

北大博士的這篇論文後記,讓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其實沒有人說得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我們的人生如何度過,我們都必然要接受人生的陰暗與陽光。

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