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球舞台上有一位大姐姐,她5歲開始打球,22歲退役,在她的運動生涯中,曾多次奪得世界冠軍,開創了中國乒乓球的輝煌時代。
1998年,在事業巅峰時期,她突然宣布退休,赴清華大學深造,然後赴法國攻讀博士學位,重返商界,緻力于推動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
華麗轉身後,卻被說成沒有管理經驗,公司破産了,而她出國留學時模棱兩可的照片,讓公衆誤以為是外界的贊譽,各種輿論讓這位前世界冠軍,深受公衆好評。

今年,她被邀請參加一個節目,在她從奧運冠軍的光環中消失後,她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學者,很難将她與世界知名的世界冠軍聯系起來。
但她的目光依然堅定,她依然保持着奮鬥的氣勢,而這種精神,在她新的人生目标中,在公共利益上。
正如她在節目中所說,我的單人特技是要做的,怎麼做?
她是創造世界乒乓球時代的"乒乓球女王"鄧亞平。
1
鄧亞平1976年出生于河南鄭州,父親鄧大松是河南省的一名乒乓球運動員。
鄧亞平2歲時,每天都被父親騎自行車帶到訓練場,看他和隊友們一起踢球。
在眼睛和耳朵裡,鄧亞平對乒乓球有着濃厚的興趣,在她5歲的時候,父親專門為她做了一個木箱,鄧亞平踩在頭上,跟父親一起學打乒乓球。
爸爸對鄧亞平寄予厚望,每天與鄧亞平一起訓練,也為鄧亞平的身高、臂長等特點,設計了一套,專屬于她的訓練方法。
運動訓練是最難的,也是練鄧亞平不失能量的,在練習過程中,一個小人球拍到胳膊腫脹,鄧亞平沒有哭,父親看着一切疼痛。
鄧亞平的乒乓球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因為她時間短,被河南省隊拒之門外。
爸爸一直在鼓勵她,别人說你不能,你一定要讓他看你沒事,這個過程一定很辛苦,你要付出比别人多好幾倍的時間去訓練。
鄧亞平并沒有讓父親失望,鄧亞平用實力改變了乒乓球運動員的規則,隻是從高挑選拔。
她9歲時參加了全國業餘體育學校比賽,獲得了單打冠軍,因為成績優異,她10歲時被鄭州乒乓球隊選中,離開家,隻來鄭州市,一邊學習文化課,一邊進行專業訓練。
1986年,鄧亞平以優異的成績被借調到河南省,當年,他代表河南隊參加全國錦标賽,獲得團體和個人冠軍,也引起了國家隊教練張偉林的注意。
2
今年15歲的鄧亞平,通過多次奪冠的好成績,正式進入中國乒乓球國家隊,開始了自己的乒乓球生涯。
然而,當她進入國家隊時,一些教練不同意鄧亞平入選國家隊,因為她太矮了。
是教練張玉林堅持認為鄧亞平是一個好種子,不顧别人的反對,決定把她帶進國家隊。
爸爸的話再次在鄧亞平的耳邊響起,為了不給張教練丢臉,也為了自己的語氣,鄧亞平每天要抓住所有時間訓練,别人練一個小時,她練了2個小時。
依靠自己的努力,鄧亞平練出了一套自己的打球風格,今年16歲的鄧亞平首次代表國家隊參加世乒賽,與喬紅組成了雙組合,奪得了女子雙打冠軍。
這一次,鄧亞平一陣鼓噪,停不下來赢得大獎的腳步,她幾乎赢得了所有的世界大賽冠軍,讓全國乒乓球對手聞到了風的氣息。
在他14年的乒乓球生涯中,鄧亞平赢得了18個世界冠軍,并連續八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球運動員。
這個小女孩,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向世界證明小人也可以打乒乓球,小人也能拿到世界冠軍。
3
運動員的重傷都是常年訓練、比賽、摔倒體痛,鄧亞平也不例外。
1997年,傷病纏身的鄧亞平再也無法活躍在乒乓球舞台上,她放下了所有的冠軍頭銜,選擇退役。
這是有人給她人生關鍵建議的時候,讓她上大學,學習文化知識,這個人就是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
鄧亞平和薩馬蘭奇有着深厚的友誼,薩馬蘭奇也特别偏愛鄧亞平,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薩馬蘭奇為鄧亞平親自獲獎,拍了拍她的臉頰。
薩馬蘭奇對鄧亞平評價很高,鄧亞平稱贊鄧亞平是一位精力充沛、不屈不撓的運動員,在鄧亞平身上她看到了發揚全球奧林匹克精神!
鄧亞平說,沒有薩馬蘭奇的愛,就沒有她今天。
同樣在薩馬蘭奇的鼓勵下,對英語一無所知的鄧亞萍努力學習英語,為她将來進入清華大學奠定了基礎。2001年,鄧亞平在北京申奧演講中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為申奧的成功做出了貢獻。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鄧亞平被列入英國清華大學與劍橋大學的交流名單,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國外的學費,薩馬蘭奇決定全權負責國際奧委會。
鄧亞平一路走來,有你的幫助,有運氣,更多或她不信得輸,不認輸,幹做善意的支援。
2008年,鄧亞平從劍橋大學畢業,成為第一位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奧運冠軍。
4
鄧亞平畢業後回到了祖國。一年後,鄧亞平成為"Search Now"公司的總經理,該公司由人民日報和人民日報共同創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兩年後,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項目不知何故停止了運作,網際網路是由鄧亞平的管理不善造成的。
公司員工立即表示,鄧亞平在公司最絕望的是,她每天早早來到公司,但最新才離開公司。
鄧亞平為公司的發展,先後拜訪過李開複、馬雲、張朝陽等網際網路大亨,不懂技術,不懂鄧亞平的操作,那2年,真是一家救命想經營的好公司。
進入負面的鄧亞平,直到公司沒能出來澄清原委的背後,多年後,有人問鄧亞平這些負面的謠言,鄧亞平隻是笑了笑,相信正義是安然無恙的。
後來,網上還有人鄧亞平跪拜教皇的照片,而她的兒子是法國國籍新聞,鄧亞平再次走在前面,說她崇拜外國。
面對這一切,鄧亞平在網上回應:隻是從學院上司那裡獲得學位證書,不是教皇,也不是神職人員,而是在網上曝光他兒子的國籍,讓所有的謠言都不會破滅。
5
2004年,鄧亞平與前國家隊乒乓球運動員林志剛墜入愛河并結婚,兩年後,鄧亞平在法國生下了兒子林漢明,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開始了。
正如父親教她的,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和鄧亞萍一起學會了打乒乓球,林漢明受了母親優秀基因的折磨,在乒乓球項目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進展。
家庭如此幸福,在事業上鄧亞平也加快了步伐。
雖然鄧亞平已經離開體育競技場多年,但她仍然活躍在中國體育競技場,她在鄭州成立了鄧亞平體育産業投資基金公司,繼續為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發光發熱。
鄧亞平還利用自己的公司,為貧困山區的體育事業做好自己的工作,幫助有體育天賦的貧困兒童實作自己的體育夢想。
鄧亞平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她的奧運冠軍資金大部分捐贈給貧困山區的學校,2021年鄭州風暴災害發生時,鄧亞平再次捐贈50萬元,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48歲的鄧亞平将把公益化為她人生的事業,她用自己的力量,在體育事業中召喚更多有能力、更有激情的人,共同為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位記者采訪她說,她的眼睛還是像以前一樣清晰,她也保持着老虎的"乒乓球皇後"風格,她根本沒有改變,或者那種那種勤奮、勤奮的鄧亞平。
從奧運冠軍華麗轉身體育投資人,鄧亞平在這條路上非常艱難,但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名體育人,她不僅代表了中國體育精神,也讓更多的體育人和熱愛體育的人,看到了未來的人生方向。
-完-
作者: 安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