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幹過什麼蠢萌蠢萌的事情,小編有兩件事印象特别深刻:捅完馬蜂窩躺下裝死,因為聽信小夥伴說馬蜂不咬死人,事實上被咬的滿頭包;還有就是有次在小溪邊看到長得像“金針菇“的植物,伸手去抓,被咬的疼的嗷嗷大叫,多年之後才知道其實它不是植物,是一種昆蟲——負子蝽。

”半成品“卵隻孵化了一部分
一聽這名字,我們就很容易想到到背着孩子的蝽,其實确切說負子蝽并不是一種,而是一個科,負子蝽科。這個科裡也有不背孩子的那種大型的兇猛的,學名叫田鼈,又叫“桂花蟬”,背孩子的比如叫”日拟負蝽“的,這是學名,不是髒話啊。
實至名歸的“好爸爸”
至今已知的昆蟲種類中專門以雄蟲照顧後代的昆蟲不到150種,其中九成以上是負子蝽科的昆蟲。其它大部分父親的角色就比較尴尬,有的“查無此父“(孤雌生殖),有的”可有可無“(即可進行孤雌生殖也可有性生殖),更有的”似父非父“(假受精,根本沒有遺傳到基因),還有的交配完雄性昆蟲就溜之大吉了,相比起來負子蝽真是好爸爸的楷模。
紮心了老鐵,還有現下流傳的”喪偶式育兒“
負子蝽科可分為負子蝽亞科與田鼈亞科,為大型水生甲蟲。田鼈亞科有24種,其中5種已确認是由雄蟲擔負照顧後代的重責大任。負子蝽是過去稻田、池塘裡常見的水栖昆蟲,由于雄蟲的前翅上常背着一堆卵,有些甚至還背着孵化不久的小若蟲,是以被叫做"負子蝽"。
背上像長滿了多肉
雄性負子蝽個頭大,兇猛異常,擔負平時的捕食任務,而雌性負子蝽個頭相對較小,不善打鬥,通常隻要趴在“丈夫”的背上,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飯來張口”,過着少奶奶般的生活。待到雌性負子蝽産卵的時候,騎在雄性負子蝽扁平寬闊的背上,将一粒粒卵産在雄性負子蝽的體背,同時它還分泌出大量的粘液把卵粘附在雄性負子蝽的背上。産完卵雌性負子蝽會離開,不過也命不久已。從此雄性負子蝽就完全擔負起照顧這些小生命的艱巨任務了。
剛孵化的幼蟲
為了保障背上的卵粒順利孵化,雄性負子蝽可是煞費苦心,盡職盡責。首先不能到過于寒冷的水中,并且要依靠自身體内産生熱量,創造一個适宜的溫度。與此同時,背上的卵還要吸取氧氣,不能将卵完全浸于水中,是以雄負子蝽不辭辛勞地上下遊動,以保證給卵粒提供氧氣,同時讓水花不時濺到卵上,使之濕潤,保證卵的正常發育。孵化後的負子蝽幼蟲還要趴在“父親”的背上生活一段時間,直到它們稍微長大,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做爸爸的雄負子蝽會翹起那對長長的後足,巧妙地把孵出的子女刷落下來,讓它們順利入水,自謀生路。而雄負子蝽的壽命也即告終。
水中的潛伏殺手,橫刀大将
負子蝽可不是一個軟弱好欺的主,兇猛程度簡直讓人發指,是個道地的食葷者,喜歡呆在水草茂密,枯枝敗葉漂在水面上的池塘和河流中,以小魚、小蝦、小蝌蚪為食。遇到獵物,負子蝽會很小心,瞄準後用前肢橫抱住,像鐮刀一樣平卡,喙刺入體内注射消化液而死,或者直接吸體液,但一般不吃獵物的肉。
典型代表田鼈,在野外,特别喜歡咬人腳趾,是以在有些地方它們有“咬趾蟲”。據說,子彈蟻叮咬人的疼痛指數比分娩疼痛的十級還嚴重,而田鼈咬一口帶來的疼痛大概僅次于子彈蟻。是以盡可能不要去招惹它們。因為田鼈的消化液能夠讓肌肉消化,并且暫時還沒有解藥你終身難忘外,不會有其它生命危險,不用太擔心。
小編心中始終有一些疑惑,雄性負子蝽又當爹又當媽的撫養後代,萬一不是自己的豈不是很遺憾?它是怎麼識别雌性負子蝽産到背上的卵是自己的後代,而不是隔壁老王的呢?負子蝽是不是一夫一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