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大劇院演藝新空間“new box”開箱之時,小提琴家王之炅領銜的“時代重奏團”也在此首度亮相。小劇場高科技帶來的聲場空間,為三重奏帶來獨特的視聽體驗。“驚鴻一瞥”後,他們将于2022年1月5日奏響上海大劇院大劇場,帶來一場新穎特别、熱鬧非凡的“世界之舞”新年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是上海大劇院引入當代演出中“由繁入簡”的新趨勢,以室内樂形式演奏新年音樂會的嘗試,這也是王之炅與“時代重奏團”首次策劃新年音樂會。
醞釀多年的樂團不想止步于經典作品
從上海大劇院建成之時算起,王之炅是這裡不着不扣的常客。1998年,年僅15歲的王之炅在上海大劇院落成開幕之際受邀演奏《梁祝》,成就她這一經典作品的舞台首秀,也奠定了其作為新一代《梁祝》最佳诠釋者的基礎。上海大劇院落成十周年之際,這位提琴才女與聖彼得堡愛樂樂團這一百年老團的“世紀合作”也成為不少觀衆心中動人的回憶。而在去年,她又參與了上海大劇院的品牌項目“一個人的古典”,成為疫情“停擺”後首批回歸大劇院的音樂家。
這一次選擇新年音樂會這樣一個重要時機,常年以獨奏家身份活躍國際樂壇的王之炅,以樂團身份再度亮相,無疑是最大新意。大劇院與音樂家希望以一場配合默契、熱情四溢的音樂會,讓觀衆看到了一個不同以往舞台性格的王之炅。
王之炅
談及“時代重奏團”,王之炅直言醞釀已久。自2008年應小提琴大師吉頓·克萊默之邀前往德國演出後,王之炅便希望能在組建一支重奏團,打破國内以獨奏和管弦樂隊為主導的演出形式,不斷探索重奏藝術的可能性。
然而直至疫情期間,和很多音樂家一樣,王之炅才終于有時間,沉下心來可以去“考慮在音樂上面的方向,想一些以前可能沒有時間去想的事情”。今年4月,“時代重奏團”首次亮相。觀衆發現,盡管這支弦樂團由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演奏家組成,各自有着歐美頂尖院校留學、國際音樂大賽獲獎、職業樂團聲部首席、國際音樂節導師等不俗身份,面孔也并不陌生,可一旦“合體”不僅配合默契,也為滬上樂壇吹來一陣新風。
談及緣何以“時代重奏團”命名,王之炅還有更大的夢想。那就是演奏當代的作品。她說:“我的夢想是有一天作曲家可以為樂團寫過作品、樂團演奏了他的作品而覺得自豪,我覺得我們應該為當代音樂做一些事情。”王之炅希望以演奏家的眼光去挑選适合我們的作品,然後把當代新創作品推廣給大家,而并不隻是演奏既有的經典作品。
新年音樂會的選曲親切又新鮮
而在夢想之前,腳踏實地走好樂團成立初期的每一小步是必須的。此次音樂會得益于王之炅與團員豐富的曲目量,和兩位作曲家——時代重奏團駐團作曲家沈葉,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青年教師戴唯一的支援,“時代重奏團”的保留曲庫中囊括從巴洛克到先鋒派不同時代與風格的音樂,并以非正常和非傳統、多樣性的室内樂組合形式,讓觀衆在一場音樂會中充分感受到不同重奏藝術的魅力。
之是以取名“世界之舞”,一如其名——上演來自世界各地的舞曲,讓觀衆不出國門地在音樂中“巡遊”近兩個世界前的歐洲大陸。從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勃拉姆斯,到巴托克柴、可夫斯基,他們的舞曲作品向來是慶典、新年的不二之選。
時代重奏團成員演奏家施宇成(左)和沈婷
如何以室内樂編制,為經典作品帶來些許新意?王之炅解釋,比如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在樂團成員的提議下,選取适合時代重奏團編制、适合小提琴的幾段進行呈現。而針對新年音樂會的必備硬菜——施特勞斯作品,樂團一方面尋找适合新年氛圍、能讓大家“随之起舞”的作品,另一方面所選又并非最為脍炙人口的作品,讓觀衆有熟悉、親切感的同時,也有新鮮感。
【演出資訊】世界之舞——王之炅與時代重奏團新年音樂會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票價:100/180/280/380/580元
演出:王之炅與時代重奏團
獨奏、指揮:王之炅
一提:張洋、沈婷、裴颉、劉星
二提:沙利文、俞馥君、劉沁妤
中提:施宇成、張瀾、茅異竹
大提:郭配垚、沈競之
倍大提琴:羅旭
時長:約95分鐘(含一次中場休息20分鐘)
***劇目、藝術家及時長資訊或有變動,請以現場演出為準***
曲目:
約翰·施特勞斯(沈葉改編)
輕歌劇《蝙蝠》序曲
藝術家的生活圓舞曲
南國玫瑰圓舞曲
安娜波爾卡
皇帝圓舞曲
----------中場休息----------
勃拉姆斯:第二和第四匈牙利舞曲(戴唯一改編)
法雅:火祭舞,選自《魔法師之戀》(戴唯一改編)
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戴唯一改編)
1.杖舞
2.飾帶舞
3.踏腳舞
4.号角舞
5.羅馬尼亞波爾卡
6.快速舞
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選段(沈葉改編)
1.中國舞(茶)
2.俄羅斯舞(托烈巴克)
3.蘆笛舞
4.塔蘭泰拉
5.糖梅仙子舞
作者:黃啟哲
圖:上海大劇院供圖
編輯:陳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