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的孩子都那麼大了?怎麼還男女同一個廁所呢?會不會對孩子有影響啊?”近日,今日女報親子微信公衆号“鳳網辣媽聯盟”上收到一些家長留言,反映幼稚園男女不分廁的問題。對于為什麼幼稚園廁所不分男女,男孩女孩要“同廁”,家長們都表示很困惑。記者随後走訪了長沙市區多家幼稚園,發現僅有極少數幼稚園對男女廁所進行了分廁。那麼幼稚園分廁,到底需不需要?不分廁是否會對孩子成長造成影響呢?

10家幼稚園僅1家進行了男女分廁
嘟嘟今年4歲半,在長沙市星沙某中檔幼稚園上中班。近日嘟嘟的爸爸給我們留言說,之前一直沒在意,最近幾次上幼稚園接嘟嘟,才發現幼稚園裡男孩女孩是集體上廁所。好幾次他看到嘟嘟和幾個小男生邊“噓噓”邊好奇地扭頭看小女孩如何“噓噓”,這讓他覺得有點尴尬。
“男孩好奇女孩如何上廁所,這說明他們已經有了性意識,但我和其他家長都發現大部分幼稚園都男女不分廁,我覺得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困擾。”嘟嘟爸爸說。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随後走訪了長沙縣星沙的小紅帽、赫瑞茲、金福娃、金色年華以及長沙市芙蓉區的小新星、蘋果樹、快樂寶貝等10家幼稚園,僅在芙蓉區一所幼稚園發現設定了男女分廁衛生間。絕大多數的幼稚園、事先串通的人班廁所采用的都是小馬桶或蹲坑,外加男生專用的小便池。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星沙一家幼稚園看到,男女廁所都在教室的一側,一排是小孩專用的小馬桶,還有一排是男孩專用的小便池,小馬桶上方貼了一個女孩的頭像,小便池上方貼了一個男孩的頭像,以此區分男女廁的不同。這也是大部分幼稚園不分廁衛生間的設計。
這家托幼機構的一名幼稚園老師告訴記者,事先串通的人班的孩子年紀都很小,大多數不會自己上廁所,是以都是由老師同時帶着好幾個孩子上廁所。如果要求男女生分廁,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難度。不過她同時也表示,中班以後,老師會有意識讓孩子們分開上廁所,先女後男,或先男後女,逐漸培養孩子的性别意識。
幼稚園為何不男女分廁
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幼稚園是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走訪中發現的唯一設定了男女分廁的幼稚園。記者在事先串通的人班教室看到,男女兩個廁所分布在兩側,門上分别貼了男寶寶與女寶寶的頭像,兩個廁所裡各設幾個小馬桶,男寶寶廁所裡多了一排小便池。
副園長沈億柔告訴記者,這所幼稚園5年前由創辦者自主投資興建時,在設計之初就參考了北上廣等大城市高端幼稚園的設計理念。是以,全園所有班級都設定了男女分廁的廁所。
關于絕大多數幼稚園為何男女不分廁的問題,沈億柔說,首先是過去沒有這個意識,大部分幼稚園,包括一些非常高端的幼稚園建廁所的時候男女就沒分開,有的空間限死了,改造起來很麻煩。另外,還有一些幼稚園是租賃的場地,空間資金有限,沒有條件設定男女分廁的廁所。
開福區一所幼稚園園長也告訴記者,長沙市有幼稚園分廁,但是應該不多,大多數幼稚園還是不分男、女廁的,條件也不一定能達得到,分了的話,孩子上廁所老師更看不過來了。不過,她也表示,近幾年她也收到不少家長提議幼稚園男女分廁的建議,以後男女分廁應該是大勢所趨。
幼稚園分廁,需不需要
幼稚園應不應該男女分廁?對這個問題,不少專家、學者和幼稚園園長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一直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長沙童貞講師楊陶如認為,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不分也是可以的,因為有助于孩子解決對男女身體的好奇,3歲是孩子性别認同确認期,孩子通過在衛生間的互相觀察可以幫助确認自己的性别。不過,她同時建議孩子長到4歲的時候,家長、老師應該要教育孩子開始建立身體的界限,要有保護隐私部位的概念了,是以,如果可以的話,孩子進入中班的時候就要分男女廁所入廁了。
國家心理咨詢師、親子專家易大華則表示,幼稚園應該要分男女廁所,因為孩子3到5歲已經開始有性别意識了,如果他們長期在一種性别混沌、模糊的環境下成長,可能會在成人後引發性心理障礙、性扭曲、性功能障礙,甚至是同志等性問題。男女分廁,隻要條件許可,她認為還是可以實行的,這樣有利于幼兒性别意識的形成。
“3至6周歲是孩子性意識的萌芽階段,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進行性别教育。”沈億柔說,幼稚園提倡從小班開始,就要時常給小朋友傳授男女性别差異的知識,讓他們懂得男孩和女孩不一樣的衛生習慣。“如果不培養這種意識,有些女孩還會學男孩站着上廁所。大家互相好奇,為什麼别人和自己不一樣?”
你覺得幼稚園應該男女分廁嗎 單選
0人 0% 應該。性别意識要從小抓起
0人 0% 不應該。幼稚園還小嘛 投票
———————————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小編: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