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視:公元200年秋,身在曹營的關羽接到其兄劉備的書信,便辭别曹操,踏上了千裡尋兄的路上,那麼關羽為何選擇走東嶺關,這裡面是否另有有隐情?守關大将孔秀真的那麼草包,被關羽一刀所殺嗎?請收看風雨五關之東嶺噬魂
公元200年秋,金秋時節的東嶺關上下,高的樹、低的草,黃橙橙的一片;從颍河刮來的陣陣秋風,不僅吹落了萬千枝葉,也讓東嶺上上上下下感到處處寒意,呈現出一片蕭殺的景象。而此時官渡之戰袁紹曹操雙方激戰正酣,曹丞相嚴令各個關隘要塞要加強戒備,嚴防袁紹軍隊偷襲。

巡視了一天的東嶺關守将孔秀疲憊的回到府中,取下盔甲剛剛坐定,便聽到門外士兵來報,“禀孔将軍,門外有一位自稱您朋友的人求見” ; “快快有請”孔秀一聽朋友來訪,立即起身迎出門外,但他并不清楚是哪位朋友。當孔秀随着衛兵迎出大門外時,擡頭一看卻愣住啦!來人風塵仆仆似曾相識,卻不知道是何人!
那人見孔秀愣在那裡,就自報家門,原來來人是張遼的管家,孔秀在張遼的府上,曾經見過數次;此次張遼讓他捎來一封重要書信,信中說:關羽辭别曹丞相前往河北尋兄,可能繞道東嶺關,讓他早做打算。那麼張遼為何要給孔秀捎來書信呢?
原來孔秀與張遼昔日同為董卓部署,董卓死後,孔秀又随張遼統兵歸屬于呂布,公元198年曹操進攻下邳擊敗呂布,在白門樓斬了武勇蓋世的呂布後,又欲殺張遼,幸有關羽出手相救,據三國演義說: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玄德攀住臂膊,雲長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當留用。”雲長曰:“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随後,曹操放了張遼、孔秀等呂布餘部,并封張遼為關内侯。
關羽當初白門樓救了張遼,也就間接救了孔秀;孔秀自董卓開始跟随張遼,他們恨透了東漢末年各割據勢力為争權奪利,互相兼并的戰争,也目睹了戰亂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的凄慘景象;他們相識後便立志希望能共同匡扶漢室,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多年的出生入死讓二人結下了深厚友情,在張遼的大力舉薦下,孔秀被曹操任命為東嶺關守将,擔負起許都到洛陽要塞的防守任務;而孔秀也不負張遼推薦之舉,多年來在東嶺關兢兢業業,深得曹操贊賞。
此次,張遼捎信給孔秀,讓孔秀徹夜難眠,他清楚的知道張遼和關羽乃生死之交,況且關羽對自己也有救命之恩;可是關羽背離曹操前往河北尋兄去投奔丞相的敵人,他做為東嶺關守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關羽過關;如果放過關羽就是自己的失職,也是對漢室和曹丞相的不忠;如果不放關羽過關,又怎對的起照顧自己多年的恩公張遼和當初的救命之恩,這樣做又使自己陷入不義之地;但是,如果自己擅自放過關羽,不但自己失職,而且在許都的家小也将性命不保,甚至還要連累自己的部下;孔秀一夜輾轉難眠,不知不覺中,窗外傳來了五更天的鼓聲,黎明即将到來,那麼孔秀面對關羽又該何去何從呢?
關羽辭别曹操,身跨赤兔馬,手握偃月刀,帶領近百名随從護衛着二位皇嫂甘糜夫人,一路走過坎坎坷坷,經過三天的奔波,距離東嶺關越來越近。此時,天色已漸近黃昏,早有軍士報與關羽,“禀關将軍,前面就是東嶺關,守關大将是孔秀”。其實,關羽向西繞道東嶺關,他心裡清楚,東嶺關守将孔秀不僅和自己有數面之緣,而且和自己好友張遼情同手足,繞道東嶺關孔秀不至于刁難自己。果不其然,待關公與車仗來到關前,早有軍士報知孔秀,孔秀急令士兵打開關門,列隊出關迎接關羽車仗。
孔秀打馬來到關羽近前,“關将軍别來無恙,請随孔謀入關歇息”,關羽拱手說道:“路過貴處多有打擾,有勞孔将軍”。
關羽車仗随孔秀進入關内,被安排住進關内驿館;東嶺關驿館看起來雖然顯得簡陋,但早被孔秀安排人員打掃的幹幹淨淨。關羽把二位皇嫂安排在内宅,并引薦孔秀拜見了甘、糜夫人,孔秀又找來丫鬟貼身伺候;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孔秀邀請關内主要将領在前廳設宴款待關羽一行。關羽看孔秀如此款待,有些過意不去;同時,也讓他感到非常納悶,孔秀這麼客氣的款待自己,一不問他去處,二不問他是否有通關文牒;關羽心想莫非他已經知道,打算對自己放行。但沒有通關文牒,這事讓關羽忐忑不安,一旦孔秀問起又該如何應對。孔秀心裡清楚,自己這樣做一是敬佩關羽的為人,二是為了報答當日白門樓搭救張遼和自己的救命之恩。在宴席上,孔秀和關羽都無心思喝酒,隻是互相客氣了一番之後,便各自休息去了。在宴席上孔秀雖然沒問關羽去向,然而張遼給的信件說的很清楚,關羽要到河北尋兄;是放關羽過關或是不放,孔秀感到很糾結,一夜輾轉難眠,不知不覺到了天亮;經過反複思慮,他終于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早點過後,孔秀看關羽整頓人馬要走,于是試探的問道關羽:關将軍打算往哪裡去?
關羽:關某告别曹丞相,特往河北尋找兄長劉備。
孔秀:河北的袁紹是丞相的死對頭,雙方正在交戰,關将軍是否有丞相的通關文牒。
關羽:因走的匆忙慌張,忘了向丞相讨要。
那麼曹操既然放了關羽,為何沒有給了通關文牒呢!是曹操忘了給,還是關羽忘了要呢?
孔秀見關羽沒有通關文牒于是說:關将軍既無通關文牒,等我派人禀過丞相,你再走如何?
關羽:等你去禀過丞相,将耽誤我的行程。
孔秀:我身為東嶺關守将,守關是我的職責,你沒有通關文牒,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你過去。
關羽:那麼孔将軍真的不打算讓我過關啦?
孔秀:如果關将軍非要過關,那要看關将軍有沒有本事打敗我。如若打敗我,我一定放将軍過關。
關羽本不想和孔秀動手,但被逼無奈,隻好與孔秀在關外擺開陣勢;關羽騎在馬上尋思孔秀和張遼情同手足,也是忠義之士,如果自己傷了或是殺了孔秀,以後如何面對自己的好友張遼;正猶豫間,卻見孔秀提槍縱馬迎面刺來,關羽來不及細想,舉刀架開。關羽在猶猶豫豫中和孔秀占了二十幾個回合,但看孔秀槍法精湛,與張遼不相上下,但每槍都是點到為止,并非要和自己決一死戰;孔秀見關羽刀法如巨龍一般,變化無窮,不由得心中暗暗佩服;關羽在和孔秀刀來槍往中,使雙方互相傾慕,惺惺相惜;孔秀看到關羽處處對自己手下留情,心想如果照這樣打下去,關羽無論如何是過不了關的,自己隻有激怒他,才能完成自己的夙願。于是,孔秀槍槍刺向關羽要害。
關羽見孔秀忽然槍槍要緻自己于死地,心中一驚,尋思着如果再顧及下去,恐怕東嶺關沒過去自己就要命喪孔秀之手,如果自己死了,誰去護送兩位皇嫂呢;自己隻有把孔秀打敗就可以過關了;于是回馬敗走,使出拖刀,待孔秀追近,回刀向孔秀砍去;關羽心裡清楚孔秀與張遼情同手足,自然對自己刀法有所了解,拖刀砍去也不至于要他性命;然而,讓關羽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這次,孔秀一沒躲避,二沒有用槍架開,關羽再想收刀已經來不及,隻聽咔嚓一聲,孔秀瞬間被關羽大刀砍與馬下。看到孔秀被自己斬于馬下,關羽懊悔不已,一下子愣在那裡。關羽手下随從護衛看到孔秀被殺,張弓搭箭擺出一副要厮殺的陣勢;而此時,身旁的親兵看關羽愣在那裡,趕緊提醒他,關羽恍然醒悟過來,他本以為殺了孔秀,他手下一定不會放過自己,但看到守關副将和士兵并沒有做出要厮殺的陣勢;過了一會,關羽看到守關副将眼含熱淚,打馬走到他面前,用顫抖的雙手,遞給關羽一封信,說是孔秀臨死前留給他的。
關羽疑惑的打開書信,見孔秀信中寫到:秀與遼情同手足,而遼與秀承蒙将軍多次厚恩,不敢忘;守關職責所在,放過将軍,我對漢室和曹丞相不忠,不放将軍,又使秀陷于不義之地;忠義兩難全,秀願意以性命報将軍,望将軍能匡扶漢室,救黎民與水火之中。
原來關羽來到東嶺關的第二天早晨,孔秀就下定決心舍身報答關羽,成就他尋兄匡扶漢室的夙願;于是,一大早就召集關内守關副将以及其他大小官員做了安排,他告訴部下:自己死後不得阻攔關羽過關,所有罪責由自己一人承擔,隻有自己死了才能報答張遼、關羽,同時也避免連累自己家小和部下。關羽看罷書信,淚流滿面,如此忠義之人,卻被自己失手殺掉,自己怎對的起自己好友張遼,又怎對的起被自己錯殺的孔秀。
關羽跪在孔秀遺體前痛哭不已,在衆人的勸說下,抱着孔秀的遺體來到了東嶺關後山崗上,在一棵大樹下親手葬了孔秀;一陣秋風刮過,樹上的葉子紛紛落下,關羽望着飄落的樹葉,一陣寒意痛襲心頭,讓他感到非常噬魂落魄,他不知道尋兄的路上沒有通關文牒,其他關口能否放自己過去,自己是否會再殺忠義之士。然而,當初桃園結義的情形又曆曆在眼前,“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而孔秀的信件也浮現在眼前,“望将軍能匡扶漢室,救黎民與水火之中”;想到這裡,關羽堅定了信念,今後無論有多大的困難,自己一定要護送兩位皇嫂安全的找到兄長劉備,同時,要擔負起匡扶漢室的責任。于是,關羽帶領随從護送兩位皇嫂又踏上了尋兄的征途。
文稿:原創 參考部分資料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