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兒,跟着媳婦又走了一趟娘家。待吃罷了老丈母娘媽熬的那碗面魚子湯,我終于知道了十歲的兒子為啥總愛朝他姥娘家裡跑了?
兒子自出生剛滿月,便跟着她媽一起去了姥娘家裡,一直長到近三歲。如今若要他說起最愛的吃,十有八九都是他姥娘味兒。
而面魚子湯,總是他挂在嘴頭舌尖的頭一食兒。用他的原話兒說,外婆熬的面魚子湯,我一輩子都喝不夠!長大了,我也要給外婆做面魚子湯喝!
說起面魚子,記得有地方也叫它面疙瘩。它是以面粉添水,加鹽,順勢攪拌打上勁兒,醒醒,打打,再醒,再打。反複醒打多次,這樣撥出來的面魚子才更筋道光滑。
通常老丈母娘媽用一大碗面粉加兩勺水,一小捏子鹽,而後,摻搭上兩個大蕃茄,三四個雞蛋,七八根小青菜,就可以熬上大半鍋了。
先炒雞蛋,再爆香蔥姜蒜,緊接着炒蕃茄至汁溢水出,蕃茄的色豔酸爽,會讓面魚子湯更鮮香利口。
而後,添水,加鹽調味兒。待鍋中湯滾,用筷子将面魚子均勻地撥進湯鍋中,滾上三滾,下入小青菜,撒少許白胡椒粉,淋上小磨香油,盛碗開喝吧。
面魚,面魚,筋滑鮮亮如魚,果真恰當。又因浸飽了蕃茄的酸爽,雞蛋的鮮香,面魚大有賽魚之美。難怪,昨兒,我一不小比也剋了兩大碗。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