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将十種海洋生物列為“危險物種名錄”,不建議消費者購買。wwf海鮮項目經理michael griff說:建議零售商、廚師和消費者避免購買瀕危物種,包括藍鳍鮪魚、海螺和鮑魚等。我們提供了一個藍圖,讓辨識瀕危物種變得簡單。”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or world wildlife fund)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緻力于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超過500萬支援者和超過100個國家參與的項目。

wwf緻力于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的生存環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減少人類對這些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下面為大家介紹本次wwf報告裡所說的十種海洋生物瀕危物種。

藍鳍鮪魚(鮪魚屬魚類的一種)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藍鳍鮪魚,為硬骨魚綱輻鳍魚亞綱鲈形目鲭亞目鲭科的其中一種,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中,栖息深度0-985米,體長可達458厘米,為大洋性洄遊性魚類,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遊釣魚及養殖魚類。

過度捕撈是藍鳍鮪魚面臨的最大威脅,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藍鳍鮪魚産卵量下降了80%。保護遷徙物種需要國際合作以及強有力的國内市場控制。

皇後螺(海螺類的一種)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皇後螺,又叫皇後芋螺的一種深海螺,因為對水質和水溫有着嚴格的要求而顯得特别的珍貴。不過能叫皇後螺這個雍容華貴的名字,皇後螺自然有其獨特之處,首先就是它的體積龐大,有多大呢?據說皇後螺産出的珍珠可以有鳥蛋那麼大!

海螺女王此前并沒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名單,但是非法捕撈和過度開發已經對該物種的數量構成了嚴重威脅。在佛羅裡達,皇後蝸牛的數量達到了頂峰,但由于過度捕撈,數量銳減。

美國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海螺實行了嚴格的捕撈控制,但海螺的數量還沒有完全恢複。wwf認為,如果不采取更嚴格的措施,加勒比女王螺可能面臨滅絕。

鮑魚(貝類的一種)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鮑魚是名貴的“海珍品”之一,被譽為“餐桌黃金,海珍之冠”,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鮮品可食部分蛋白質24%、脂肪0.44%;幹品含蛋白質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鮑魚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鮮美。

由于過度捕撈、疾病和餌料(海帶)數量下降,野生鮑魚的數量逐年下降。消費者不應購買黑鮑魚(haliotis cracherodii)和北方鮑魚(haliotis kamtschatkana)。研究認為,如果沒有控制措施,黑鮑魚可能在30年内瀕臨滅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鮑魚生産國。來自中國的鮑魚買家應建議供應商申請asc認證。

淡水鳗(洄遊魚類的一種)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淡水鳗原産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長大,後回到海中産卵。每年春季,大批幼鳗(也稱白仔、鳗線)成群自大海進入江河口。鳗魚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這主要是因為鳗魚有很特别的生活史,很難在人為環境下來模拟。日本鳗在淡水的河川裡長大為成鳗,到了夏天就開始降海洄遊,也就是由河川遊到海洋去産卵,和鳟魚、鲑魚由海洋中遊回河川去産卵的溯河洄遊正好相反。

歐洲鳗魚(anguilla anguilla)目前已被列入cites名單,據統計,每年從歐洲非法販賣到亞洲的歐洲鳗魚多達100噸,約3.5億尾。但受人造水壩影響,淡水鳗魚的洄遊受到限制,很多鳗魚死于渦輪發電機。栖息地缺失、過度捕撈、疾病、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因素也對鳗魚的生存條件造成嚴重的影響。

美國鳗魚(anguilla rostrata)和日本鳗魚(anguilla japonica)也被wwf列為“危險海洋物種”。

石斑魚(鲈形目鮨科動物)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石斑魚具有富含營養、肉質鮮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點,在港澳地區被認為是我國四大名魚之一,是高檔筵席必備之上等食用魚。其價格昂貴,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我國沿海地區重要的養殖魚類之一,并其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得到了廣泛養殖

196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灣的石斑魚占捕魚業的45%。現在他們隻占不到1%。在亞洲國家,水産養殖是野生石斑魚的良好替代品。世界自然基金會建議買家購買msc認證石斑魚,或負責任捕撈(如fips、aips)的石斑魚。

大西洋巨型石斑魚(epinephelus itajara)、地中海石斑魚(epinephelus marginatus)、赤點石斑魚(epinephelus akaara)和拿騷石斑魚(epinephelus striatus)不建議購買。

海參(海參綱棘皮動物)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海參分布世界各海,種類最多的是印度——西太平洋區,尤其是食用海參,大多分布在熱帶珊瑚礁内。我國北方隻有一種食用海參,即刺參,而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卻産有十幾種食用海參。食用海參大多生活于潮間帶或淺海。深海甚至深淵也有海參分布,它們大多數是平足目海參。

中國是海參的主要市場,由于過度捕撈和溶解氧的減少,海參的數量急劇下降。海參是珊瑚礁生态系統的重要食材,過度捕撈是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原因之一。

黑乳參(holothuria nobilis)、暗色刺參(isostichopus fuscus)、澳洲金海參(holothuria lessoni)、日本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紅刺參(thelenota ananas)和糙海參(holothuria scabra)不建議購買。

鲟魚(鲟形目的魚類)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它們全部分布于北半球,現存9個自然分布區為:太平洋東岸、北美大湖地區、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灣、大西洋東北部、裡海地區、西伯利亞及北冰洋流域、黑龍江和日本海、長江和珠江。 在我國境内野生的鲟魚有8種,它們有分布于黑龍江、松花江等地。

過度捕撈和河流流量調節是野生鲟魚的主要威脅,偷獵、水污染和栖息地破壞也是威脅。鲟魚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性成熟,20歲左右的雌性鲟魚開始産仔,但魚子醬是海鮮市場上的一種高端産品。目前,大約有20種鲟魚瀕臨滅絕。

鲨魚(軟骨魚綱動物)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鲨魚為一種古老的魚類,從出土的許多鲨魚牙齒和棘的碎片看,它的化石出現在比恐龍還早的3.5-4.1億年。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鲨魚經過自然選擇,有的種消失絕迹,而現在生存的300多種中仍存在物種的一些脆弱性,如生長慢、性成熟遲,繁殖也是每兩年1次,而且繁殖率也極低。

每年有數千萬條鲨魚被捕殺,現在大約有40種鲨魚瀕臨滅絕,相當于所有鲨魚體重的四分之一,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和共同捕撈。中國和越南有魚翅菜肴,日本、南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厄瓜多等國家也有鲨魚肉。世界上的幾個國家和美國的幾個州都禁止銷售魚翅。

魔鬼魚(屬于軟骨魚綱、蝠鲼科,它包含兩個屬)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蝠鲼主要栖居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區域,較少停留或栖息在海底,從離海岸較近的表水層到120米深的海水中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中國福建、浙江和黃海一帶可見某些種類的蹤影。因為它們有洄遊的習慣,是以在一個地方不會常年見到它們。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黃海。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來年2~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下。

大多數魔鬼魚都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名單上,有40種瀕危物種,占所有物種的20%。像鲨魚一樣,蝠鲼也被過度捕撈和共同捕撈。有些魔鬼魚鳍被當作魚翅出售。

石首魚(石首魚科)

這10種海産品即将成為絕唱!世界自然基金(WWF)建議避免購買

現在,石斑魚已完全禁止進入,但偷獵行為仍在被發現。石首魚的魚鳔是中國烹饪中很有價值的成分,任何使用加州灣石首魚魚鳔的中國菜都是從墨西哥非法進口的。

瀕臨滅絕的海豚也被認為是在加利福尼亞灣非法捕撈石首魚的結果,現在墨西哥灣隻剩下12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