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主題論壇"昆明宣言: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大好機遇"在COP15新聞中心舉行。論壇上,雲南省草原動物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黃碧芝介紹了雲嶺牛的育種過程。

黃碧芝說,雲南省地形複雜,氣候類型豐富,地理位置優越,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長期以來,我省科技工作者不遺餘力地挖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挖掘發現了數百種尚未登記或重新發現的被認為已經消失的物種。雲南的物種多樣性通過地方保護、場外儲存和實驗室低溫儲存得到豐富多樣。
例如,2020年,雲南新品種牛"狗牛"(江城黃牛)被發現發掘,為我國52種牛資源物種增添了新品種,具有曆史意義。
"我國有52個品種的肉牛資源,雲南有16個品種,占比30.7%。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當地資源培育了四頭新品種的肉牛,雲南一頭,占比25%。充分說明,生物資源的多樣性是未來新品種選育的不可替代的基礎。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使雲南在未來的種子競争中比其他地區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黃璧芝表示,通過有效利用雲南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内形成世界領先的生物種群或遺傳類别,為人類的生存和生命提供更好的物質基礎。通過生态調控、物種優化和培育、基因重組,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保護和促進作用。雲嶺牛是中國第一個新的熱帶和亞熱帶肉牛品種,其養殖是由雲南優良的當地肉牛品種的優良基因制成的。
據介紹,我國南方擁有豐富的飼料資源,當地黃牛存量大,但這些黃牛體型小,生長速度慢,産肉量低,隻能作為田間犁耕牛。為了培育适合我國南方生長的優良肉牛,我國政府決定引進澳洲肉牛品種,通過實施該項目來改善我國南方黃牛。"雲嶺牛"的誕生就是由于這個項目。它是名副其實的中澳雜交牛——婆羅門牛的一半來自澳洲,四分之一的灰牛來自澳洲,四分之一的血來自雲南省的當地黃牛。
目前,世界公認的最好的肉牛都是日本牛和牛,根據花紋密度、嫩度、肌肉色度等标準,日本牛肉分級評定标準為A5、A4、A3、A2、A五級,參照這一國際标準,雲嶺牛70%的肉質可以達到A3以上。
來源:雲嶺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