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讀《左傳》七十二 (前651年)魯僖公九年

作者:李歐亞

難以置信的存在,就是一股清流。宋桓公病重,召太子茲父商議後事,茲父非常誠懇地說:“大哥目夷(庶子)仁愛有禮,一定要讓他來繼承君位。”宋桓公準備安排目夷繼承,目夷(字子魚)說:“能把國君之位讓給别人,還有比這更仁愛有禮的人嗎?我不如茲父啊!況且廢嫡立庶,也不符合禮制。”目夷甯願出走也不統一繼承宋國君位。本年春,宋桓公去世,茲父繼立,是為宋襄公。封目夷為左師,聽政,相當于後世的宰相,君臣相處融洽。

夏,齊、魯、宋、衛、鄭、許、曹七國國君在葵丘相會,周襄王派太宰周公姬孔與會,并代表周王賞賜齊桓公一塊祭肉(相當于全國勞動模範獎)齊桓公激動的要求行大禮接受“獎章”,姬孔說:“臨來時周王說了,您也年紀大了,就不必要行大禮了。”齊桓公堅持按規矩辦事,走下台階,面向周王室方向行禮,然後再回去,接受祭肉(“下,拜,登,受”)。九月,七國在葵丘歃盟,盟約的核心内容:“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言”是句首虛詞,我一直以為是言語的意思呢!)

不知齊桓公怎麼得罪了頒獎嘉賓姬孔,姬孔竟然遇到正準備去參加葵丘之盟大會的晉獻公,說:“你不要去參會了,齊桓公就知道打打殺殺,根本不講道義,誰知道齊國還能維持霸權幾天,您穩定國内局勢,将來主持天下正義的很有可能是晉國啊!”晉獻公聽從姬孔的話,就回國去了。(我對這段記載是不信服的,根據晉獻公死去的時間看,他就不可能離開國都去參加葵丘之盟,這段記載,極有可能是姬孔吹牛的話。)

九月,晉獻公去世,立奚齊為君,荀息為托孤大臣。裡克、平鄭等計劃接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帶領三公子的嫡系發動叛亂,提前告知荀息,說:“三公子舊部勢力很大,國際上也支援公子重耳、夷吾,您打算怎麼辦?”(都是有謀略的人,惺惺相惜。)荀息說:“隻有一死報答先君了。”裡克說:“無益啊!”荀息說:“我也知道無益,能避免嗎?我讓你們改變主意不叛亂了你們會聽嗎?”十月,裡克殺死奚齊,荀息準備自殺,聽從其他人建議又立卓子為晉君,十一月,裡克在朝堂上殺死卓子,荀息自殺。(充分說明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三公子的勢力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