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洋:全球産業鍊沒有斷裂,一體化程序還在加速

作者:第一财經

全球新冠疫情仍未平息,疫情造成的人員隔離、人員跨地區流動限制等也影響了國際貿易。在此背景下,全球價值鍊分工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全球化又呈現什麼樣的特征?

在11月4日開幕的2021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全球産業鍊沒有斷裂,一體化還在加速 。

姚洋:全球産業鍊沒有斷裂,一體化程式還在加速

姚洋說,自從疫情暴發以後,很多人都認為全球化在減速,全球産業鍊在斷裂,然而目前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世界的一體化在加速。而航運業在世界一體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航運業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中國經濟(占全球)份額的提升,特别是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有很大關系。

姚洋表示,疫情之後中國經濟、貿易占世界的比重突飛猛進,說明中國和世界的融合度并沒有因為疫情而下降,而是更加深入了。再放長遠一些來看,全球減排議題引發的又一次全球一體化,中國也主動參與了,“中國在(節能)減排領域有着巨大的生産性優勢”。

在他看來,不隻是中國經濟,全球化也具有相當韌性。基于目前世界産業的分工,一個産品的産業鍊切得很碎,每個國家隻做中間的某一點。世界貿易90%以上是中間品貿易,不是消費品。中國航運業取得的成績,正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的生産基地。

姚洋解釋,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生産網絡等,這些都使得中國的經濟有強大的韌性,進而吸引外資。“我們可以看到産業鍊并沒有斷裂。絕大部分外企是在增加中國的投資,因為中國是巨大的市場。比如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短短才一年多月銷量已達5萬多輛了。”(編者注:乘聯會資料,特斯拉中國9月銷量達56006輛,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394%)

而從資料上看,貿易摩擦和疫情也沒有阻止中國和世界的融合。

“我們國家貿易總量以及進出口增長情況,除了疫情剛發生的時候有所下降之外,過去一年多時間貿易總量是直線上升。”他說。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33萬億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長22.7%。其中,出口15.55萬億元,增長22.7%;進口12.78萬億元,增長22.6%。與2019年同期相比,我國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别增長23.4%、24.5%和22%。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此前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态勢,外貿高品質發展也取得了新成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