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有4成低收入者,七成家庭背負房債,北大教授姚洋:建議發錢

作者:解讀社

北大教授姚洋在2020年的一次訪談内容,今年再次在網絡上走紅,短時間内就引起了廣泛關注,評論數量高達将近3萬條,他究竟發表了什麼言論呢,為何會引起熱議?

按照姚洋的說法,現在對于我國更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刺激消費,但是檢視我國境内的相關情況,其實有4成都屬于低收入者,甚至還有10%的人還是負儲蓄,在這種情況下,與其發放消費津貼,不如直接發錢。

中國有4成低收入者,七成家庭背負房債,北大教授姚洋:建議發錢

即便向每一個人發放1000元,那也就隻是一次性拿出1.4多億左右,也可以選擇不面向所有人,抛去高中等收入群體,僅向低收入者每人發放2000元,這樣一來,大衆手中有錢了自然也就會消費了。

建議直接發錢的這一言論,确實說到了不少人的心坎上,也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援,畢竟現在不少人不僅收入低,與此同時還背負了不少的房貸、車貸,如果有一筆額外的補貼金額,也會适當的減輕一部分生活壓力。

要知道在2021年,我國群眾貸款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63.19萬億,其中房貸所涉及到的金額高達35.67萬億,我國境内有大約7成的家庭都背負着房債,不僅如此甚至從今年以來,我國還有38.5%的人,因為實在無力承擔房債,是以隻能選擇斷供,眼睜睜地看着房子被銀行收走。

中國有4成低收入者,七成家庭背負房債,北大教授姚洋:建議發錢

也有很多人即便有能力買房,也是将自己此前所有的積蓄全部都拿了出來,在這種背景下,不少人維持日常生活已經十分艱難,哪有更多的閑錢來進行其他項目的消費呢?

在今年9月,我國的消費品總額達到了36833億,與2020年同時期相比較也隻上漲了4.4%,近兩年的平均增速也就隻有3.8%,這樣的消費增速其實并不可觀。

雖然進入10月有一個國慶小長假,不少人都會選擇全家人或者和自己的朋友外出旅遊,每個景點人滿為患也很正常,但是在今年全國的出遊人數也就隻有5.15億人,其相對應的旅遊收入也就隻有2019年的60%左右。

通常情況下,消費在我國GDP中的占比也并不低,一旦消費出現問題,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以這樣看來,姚洋教授的話也不無道理,直接發錢,當大衆手中有錢了,也就有更多的能力去進行消費,進而刺激經濟的發展。

中國有4成低收入者,七成家庭背負房債,北大教授姚洋:建議發錢

更何況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均已采取了直接發錢的措施,那這些國家采取這種直接了當的方式,是否真的達到預期目标了呢?

先看一下日本境内的情況,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為了能夠減輕大衆的生活壓力,日本推出了經濟刺激計劃,其中一項舉措就是向每個群眾直接發放10萬日元,也就相當于是5638元左右。

但此項舉措不僅沒有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甚至還使得日本負債累累,要知道日本近些年因為嚴重老齡化的問題,其經濟發展緩慢,在此次為了刺激群眾消費,又提高了财政支出,由原本的2.25千億,直接提升到了6.76千億,基本上漲了3倍。

可即便如此日本的經濟依舊創下了史上最低值,其經濟一度下降了25%,出口更是暴跌了60%,很顯然日本直接發錢的舉措并沒有取得明顯效果,那美國境内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中國有4成低收入者,七成家庭背負房債,北大教授姚洋:建議發錢

美國其實與日本類似,為了刺激消費,決定在2020年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向群眾發放7600多元的補貼金額,不僅如此失業人群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每個周再多領取3825元左右。

當然美國境内每個地區具體的發放金額也有所不同,但總體來看其金額并不低,而也正是因為美國提出的此項舉措,使得很多失業人群每個周所領取的補助金,比不少人的工資還要高。

在這種背景下,有不少人為了領取到失業金,都紛紛辭職,至此很多崗位都陷入了“用工荒”,反而還加劇了美國經濟的衰退。

是以從日本、美國境内的情況來看,直接向群眾發錢,也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還使得國内一團亂,那對于直接發錢的這種措施,還是要謹慎對待為好,大家對此有怎樣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