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元帥一個上将,聶榮臻和楊成武關系鐵,為老部下争了個副國級

聶榮臻,聶帥,我軍十大元帥之一,三大起義參加了兩個的建軍元勳,國防科技領域的掌舵人,一生功勳赫赫。

楊成武,楊上将,我軍著名戰将,被伍豪譽為“三楊開台”之一,泸定橋,臘子口,黃土嶺,梯子溝,是楊上将一生的驕傲和隐痛。

聶帥年輕時留法,又到蘇聯學習過,回國後到中央工作,受伍豪上司,參加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搞過中央特科,到蘇區後同林總搭班子上司紅一軍團,妥妥的大佬級人物。

楊上将15歲從閩西投軍,加入朱毛正統紅4軍,一路征戰,速度成長,從反圍剿到萬裡長征屢立奇勳,成為标準的“雙一”(紅一軍團、紅一方面軍)戰将。

一個元帥一個上将,聶榮臻和楊成武關系鐵,為老部下争了個副國級

楊上将有兩個老上司,一個是林總,一個是聶帥。相比較而言,與聶帥的緣分更深。從1932年聶帥到紅一軍團任政委開始,楊上将就受聶帥上司,從紅軍、八路軍、華北軍區到總參,一路走來達22年時間。聶帥在工作中認識了楊上将,熟悉了楊上将,欣賞其軍事才華,一直加以重用。楊上将也非常尊敬老上司聶帥,執行指令不打折扣,這種關系終于二人一生。

抗戰初期,115師大分兵,楊上将跟着聶帥去開辟晉察冀根據地。他帶領獨立團1700多人迎擊日僞,艱苦創業,打出了北嶽一分區的局面。像大龍華、雁宿崖、黃土嶺等著名戰鬥,都是楊上将指揮一分區部隊創造的。其中一分區1團前身來自“紅一團”,在黃土嶺戰鬥中擊斃了日軍中将阿部規秀,日後改編為駐港步兵旅;一分區3團為主體和分區機關改編為解放軍193師,是華北軍區主力師,往前溯源就是大名鼎鼎的“紅一師”。

晉察冀在管理上比較撒把,主要分為三大塊,冀中、平西和115師改編過來的幾個軍分區,其中聶帥最重視的就是楊上将的一分區,要人要物盡量予以友善,以緻有人發出微詞,說聶帥太寵着楊上将。當然,有了危機一分區也要頂在前頭。像岡村甯次搞的“百萬大戰”,對晉察冀邊區大掃蕩,軍區機關就陷入危機,聶帥點名一分區部隊來救援。其時北嶽形勢也很危險,但楊上将二話沒說,就把最精銳的1團主力派出去了。後面一分區也是險象環生,楊上将使出渾身解數,連續演出梯子溝大突圍和狼牙山五壯士的艱苦悲壯,總算使主力部隊和群衆脫險。

一個元帥一個上将,聶榮臻和楊成武關系鐵,為老部下争了個副國級

解放戰争時期,楊上将繼續在聶帥麾下作戰,帶出了華北軍區二十兵團,建國時成為拱衛首都的“禦林軍”。在建國後近20年間,楊上将成為華北“坐地戶”,并長期參與總參上司工作。如果說聶帥是“華北山頭”的主帥,那楊上将就是“華北山頭”的副帥,在曆次風雲中,因為這個山頭引發的變動有苦有甜,但聶帥和楊上将的關系卻是穩定不變的,這也是非常難得的。

到了70年代末,小平同志不想兼總參謀長了,聶帥又力薦楊上将接任,盡管最後未能如願,但這番情意是夠了,老上司就是老上司,還為楊上将争上了副國級。人生如此,更複何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