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羅澤南,一個秀才出身卻能“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上馬定乾坤”的湘軍儒将,一個命運坎坷卻清苦自勵再次從逆境中奮起的強者。

羅澤南,1808年出生于湖南湘鄉,比同鄉曾國藩年長4歲,湘鄉是他夢想起飛的地方。湘鄉之于胡澤南,如同孤鷹嶺之于祁同偉,雖然出身低微,也要勝天半子。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要想更好地了解羅澤南如何成長為一代儒将,那麼以下7個方面便不得不知曉:湘鄉地、秀才名、英雄淚、桃李滿天下、創辦湘勇、書生領兵、一戰成名。

一、湘鄉地

偉大領袖毛澤東年輕時考取了東山國小,離家讀書時寫過一首詩歌“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以此表達自己一心求學、志在四方的決心。詩中的東山國小,便坐落在湘鄉。

湘鄉,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是“自古無湘不成軍,天下湘軍出湘鄉”中湘軍的發源地,是陳赓、譚政、黃公略将軍的故裡。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湘鄉從組建湘軍開始,直至新中國成立,在100年間,“以百裡之地荟萃群才,以一軍之威維系全局”,“以一縣之兵,征伐十八省”,為中國近代的崛起,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二、秀才名

羅澤南小時候很聰明,有着過目成誦的本領,自小被家族給予厚望,期望可以“學而優則仕”來光耀門庭,然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少年天才,竟被命運捉弄,直至32歲時才考取秀才。

考取秀才後的羅澤南,本以為以後會順風順水些,誰知窮盡一生也未能考取舉人。若不是1851年湘鄉縣令朱孫诒舉薦他為孝廉方正,羅澤南将不會想到還會有成為儒将的一天。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三、英雄淚

1825年,羅澤南17歲時,母親去世,之後十年時間竟有9位親人相繼離世,尤其是3個兒子離世後,他的妻子因為接連喪子,悲傷過度,兩隻眼睛全都哭瞎了,加之疾病纏身,不久後也離他而去,羅澤南悲痛欲絕。

正如其所說“恍恍惚惚,迷迷離離,是血是淚,終莫能辨”。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這十年,想必他對蘇轼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有了切身的體會;當看到院中樹木,睹物思人時想必歸有光的“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也會自然地湧上心頭。

這十年是羅澤南最痛苦的十年,在貧寒、悲痛、傷病纏身的環境中羅澤南淬煉出了自己清苦自勵的品格。

四、桃李滿天下

1826年,18歲的羅澤南開啟了教書生涯,傳道授業時間長達28年。

羅澤南,雖是秀才出身,但學識和品格,在當地享有盛名。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羅澤南是一位著述豐厚理學家,受湖湘文化的熏陶,他在繼承程朱理學的基礎上,深挖理學的經世潛能,“凡天文、輿地、律曆、兵法,及鹽、河、漕諸務,無不探其原委”,用外王之學充實程朱理學。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羅澤南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他用自己獨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對弟子傳道授業解惑。

羅澤南門下弟子衆多,得意門生遍布朝野,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主要有王錱、李續賓、李續宜、蔣益澧、楊昌濬、曾國荃、曾國葆等得意弟子,這些弟子後來大多成為湘軍名将,官居高位。另外王鑫舊部後期成為左宗棠楚軍的雛形,隸屬于王鑫部下的主要有劉松山、劉錦堂。

五、創辦湘勇

1852年,太平軍兵犯長沙,在此危急時刻,44歲的羅澤南以在籍生員的身份,率領生徒,倡辦團練,組建湘勇。

羅澤南将自己的理學思想運用于軍事實踐,尤其注重治軍思想和戰術思想。

1、治軍思想

羅澤南強調思想教育、嚴肅軍紀。

他的部下大部分為其弟子,又是同鄉,形成了以羅澤南為領袖的戰鬥團體。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2、戰術思想

羅澤南強調“以靜制動”的制敵之道。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3、強将如雲

他的部下雖是書生起家,受形勢所迫,開始投筆從戎,保衛家園,但大家同生共死,戰鬥力和凝聚力與日俱增。尤其是培養出了王鑫、李續賓、李續宜等一批湘軍悍将。

六、書生領兵

1853年,45歲時羅澤南與曾國藩一同募兵成立湘軍。

湘軍的大部分來源以羅澤南的湘勇為根基。

大部分湘勇為羅澤南的弟子,羅澤南在湘軍中的威望很高。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1853年,羅澤南帶領門下弟子及湘軍,奉曾國藩之命,前往南昌救援江忠源,書生初上戰場便遇惡戰,經過多次一場厮殺後随解南昌圍城之困。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南昌滕王閣

七、一戰成名

1854年,46歲時羅澤南和塔齊布奪取嶽州後,乘勝追擊取得城陵矶大捷。

城陵矶之戰是太平軍湘北會戰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太平天國名将曾天養陣亡,曾天養是太平軍的一員骁将,有黃忠遺風,其身死軍敗,是太平天國重大的軍事損失,太平軍從此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退卻,由此可見曾天養的死關系到雙方勝負的轉移。

經此一役,湘軍的威名開始遠播,羅澤南和塔齊布一戰成名,皆被稱為湘軍名将,“羅塔黃金搭檔組合”也由此被人熟知。

揭秘46歲秀才出身的羅澤南如何用3年時間成長為一代儒将?

43歲時他還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窮酸秀才,44歲時他借勢而起建立湘勇,45時開始書生領兵征伐沙場,46歲時一戰成名,于是有了湘軍儒将、湘軍之父的标簽,否則曆史銘記的最多的也隻不過是一位湘鄉名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