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今天上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黨支部在門診大廳舉辦了“手護關節”2021年世界關節炎日健康義診活動,通過傳播關節健康的知識,讓公衆知道如何呵護我們的關節。
資料顯示,全世界關節炎患者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這種世界頭号緻殘性疾病。截止2015年,中國大陸關節炎病人估計有1億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今天一大早,市民就從上海四面八方趕到嶽陽醫院參加義診科普活動。活動現場,推拿科龔利主任醫師團隊醫耐心細緻地解答了市民朋友提出的關于膝關節、肩關節、髋關節的相關問題,提供了健康咨詢和有針對性的功法鍛煉等服務,患者紛紛贊歎“神奇的推拿”。
其中不少市民倍受膝骨關節炎困擾。膝骨關節炎以膝關節的疼痛、晨起僵硬、屈伸不利、關節異常響聲甚至關節腫脹畸形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認為是感受了風寒濕邪,經脈阻滞,經絡不通,故又叫“老寒腿”。
膝骨關節炎與哪些因素有關?是如何發生的?龔利介紹:
膝骨關節炎與年齡、性别、體重、損傷有一定的關系。膝骨關節炎在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29.7%,其中以女性居多。膝骨關節炎女性發病率高,主要是與女性雌激素水準的降低有關。體重也是膝骨關節炎發病的一個重要誘因。有研究發現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則為4.8倍,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25-50%的發病率。這主要是肥胖患者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而且由于肥胖患者多出現膝關節内翻畸形,導緻受力不均,負荷多加載在膝關節内側,引起了軟骨的破壞,造成了骨關節炎的發生。是以膝骨關節炎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關節的受力不均,負荷過重。”
怎麼确診是否是膝骨關節炎呢?拍一個x線,發現有骨刺,就能診斷膝骨關節炎了嗎?
龔利表示,這是不準确的。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x線往往會顯示有骨質增生,膝關節退行性改變。現在的研究發現,膝骨關節炎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影像學表現之間不是平行關系,并不是骨刺越嚴重,病情就嚴重。骨刺某種程度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代償,以尋找新的力學平衡。一旦失去代償就會産生相應的症狀,如疼痛、關節活動障礙等。是以,x線不是臨床診斷的唯一标準,臨床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以及膝關節疼痛、僵硬、骨性腫脹等症狀結合相關檢查來确診膝骨關節炎。
其實,對于膝骨關節炎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關節功能情況,如上下樓梯、步行能力等。大多數膝骨關節炎患者在早期就存在步态的異常,而影像學檢查隻是靜态地觀察受損膝關節的情況,尚不能客觀評估膝關節的功能。步态分析技術,能夠動态、客觀、定量地評定人體步行功能,全面反映患膝關節的功能狀态。此外,膝骨關節炎的患者,下肢多見肌肉萎縮,肌力減退,等速肌力測試可以客觀評價肌肉的爆發力、耐力、做功及功率,關節活動中屈伸肌群肌力的比值等,進而反映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功能。
對市民來說,最為關心的就是對于膝骨關節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龔利介紹:
目前對于膝骨關節炎沒有根治的辦法,隻有對症處理。治療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将骨刺祛除,隻是通過各種治療,減輕疼痛,改善關節的屈伸功能。嶽陽醫院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運用推拿手法治療早中期膝關節炎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對膝骨關節炎從臨床治療方法到實驗作用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通過在臨床中的不斷摸索,發現膝骨關節炎患者大多以疼痛、屈伸功能障礙、肌力減退為主要症狀,以“經筋”、“筋骨并重”等經典理論為指導,通過以痛為腧的刺激,對屈伸肌群的松解,達到舒筋通絡,滑利關節的目的。經過治療後,膝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的功能得到了改善,步行能力得到了增強,而實驗研究也證明了推拿能夠促進屈伸肌力的恢複。
醫生還提醒,膝痛的原因較為複雜,對于膝關節疼痛的廣大老年朋友,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免贻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期。自我按摩與運動療法可以緩解部分患者的膝痛,但必要時仍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于沒有膝痛的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按摩與運動或許可以幫助您遠離膝痛,健康行走。一起來學習下吧↓↓↓
自我按摩口訣:膝痛犢鼻求,阿是常來揉。血海陽陵叩,健康來行走。
犢鼻穴位于髌骨下緣,髌韌帶外側凹陷中。《靈樞•本輸》:“刺犢鼻者,屈不能伸”。《靈樞•雜病第二十六》:“膝中痛,取犢鼻……”。犢鼻具有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止痛、利膝的功效。臨床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可以按揉此穴1-2分鐘。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壓痛點。這類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其距離較遠的部位,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多采用按揉的方法,時間1-2分鐘。
血海穴位于髌底内側端上2寸,股内側肌隆起處。血海具有理血調經、疏筋活血的功效。膝痛多為風寒濕邪入絡,按揉此穴1-2分鐘,蓋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可以行血活血,血行祛風而療膝痛。
陽陵泉穴位于小腿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為八會穴之筋會,是治療筋病的要穴,具有疏洩肝膽、清熱利濕、舒筋通絡的功效。《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陽陵泉,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腳不仁,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治療膝痛,可以按揉或手握空拳輕輕叩擊陽陵泉1-2分鐘。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