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作者: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晉書•宣帝紀》,是在該書成書後唐太宗李世民對司馬懿的評論,原文如下: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文帝之世,輔翼權重,許昌同蕭何之委,崇華甚霍光之寄。當謂竭誠盡節,伊傅可齊。及明帝将終,棟梁是屬,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無殉生之報。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貞臣之體,甯若此乎!盡善之方,以斯為惑。夫征讨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僞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古人有雲:“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于天下。”可不謂然乎!雖自隐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亦猶竊鐘掩耳,以衆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故知貪于近者則遺遠,溺于利者則傷名;若不損己以益人,則當禍人而福己。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況以未成之晉基,逼有餘之魏祚?雖複道格區宇,德被蒼生,而天未啟時,寶位猶阻,非可以智競,不可以力争,雖則慶流後昆,而身終于北面矣。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魏文帝曹丕在世時,司馬懿得到重用,在許昌受到了與西漢時蕭何一樣的重托,在朝堂上受到的尊崇超過了東漢時的霍光。如果司馬懿能夠竭盡忠誠義節,可與伊尹、傅說一樣被後世所銘記。到了魏明帝曹睿臨終時,又将重任托付給司馬懿。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司馬懿接受了兩位帝王的遺诏,輔佐了三代,卻沒有以身相報。後來他利用天子離開京城之際,在城内起兵,先帝的墓土未幹就立刻互相厮殺,忠貞大臣的行為,難道就應該是這樣的嗎?!這樣報效國家,令人疑惑不解。他起兵的政策,難道不是在東面聰明而在西面愚蠢嗎?如果有輔佐帝王之心,又為什麼之前盡忠而之後謀反呢?是以,東晉晉明帝曾經掩面而哭,對自己的祖先司馬懿以欺詐的手段獲得成功而感到恥辱,後趙明帝石勒會嘲笑司馬懿用奸詐邪惡的方法奠定了帝業。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古人說:“積累三年的善行,知道的人很少;但做了一天的壞事,就能傳遍天下。”司馬懿的行徑不正是如此嗎?!雖然能在當時進行隐瞞,但最終還是在後世遭到恥笑。也就好像捂住耳朵去偷鐘,認為自己聽不到别人也會聽不到;專心緻志想偷盜錢财,認為集市上的人都看不見。是以說貪戀眼前就一定會丢失長遠,沉溺于利就一定會損害名譽。順應天理而動容易成事,違背時運而動必将難以成功。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文中提到的“竊鐘掩耳”,意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卻偷鐘,認為自己聽不到别人也會聽不到,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呂氏春秋》中的“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衆所周知,《晉書》是在唐代編纂而成的。主要作者包括房玄齡、諸遂良在内一共有二十一人。在該書完成後,唐太宗李世民又親自為書中的四位人物寫下了四篇史論,本文介紹的《宣帝紀》的史論部分便是出自李世民之手。

晉明帝聽完司馬懿事迹,為何會掩面而哭,唐太宗李世民道破原因

在這篇史論中,李世民雖然肯定司馬懿的才能,但譴責了司馬懿竊取曹魏政權的卑劣行徑,進而也解釋了晉明帝司馬紹為何聽完自己遠祖司馬懿的事迹後掩面而哭的原因。從司馬懿一生的經曆及後人對其評價來看,這個觀點是非常中肯而準确的。

參考書籍:《晉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