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月6日梁實秋出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華大學的他,在求學期間正式開始寫作。1920年他于《清華周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翻譯小說,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于1921年見報。1934年他應聘任北京大學外文系主任兼教授,期間一直筆耕不辍,被譽為"知性散文",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學佳作。而這樣的一位文學大師,他的子女後代現在又現狀如何呢?

他的原配夫人名為程季淑,也是一位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兩個人的相愛也是自由戀愛,多次甜蜜約會之後最終幸福地結合在了一起。兩個人生活幸福美滿,相伴一生。她為梁實秋共生下三女一子,其中次女不幸夭折。
長女梁文茜于1927年生于北京,她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是梁實秋唯一一個至今仍在大陸生活的子女。她這一生一直在從事法律相關事業,曾任審判員、政協常委、政協副主席、律師事務所主任等職務。
1987年父親在台灣離世時,她曾想要前往台灣為父親奔喪,結果被相關當局攔下而成為當時社會一大新聞。如今已經九十歲高齡的她,正于北京安度晚年。她的女兒王雨荍多次獲得圍棋相關獎項,後從事金融銷售行業。現已九十高齡,在北京寓所安度晚年。
長子梁文骐于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先後曾于安徽科技大學及暨南大學擔任教授。後赴美國做了兩年通路學者,最後前往台灣擔任統計研究所研究員。他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又繼承了父親的國學資質,經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近況不詳。
三女梁文薔1933年生于青島,後随父一起赴台灣。1958年她前往美國留學,最終定居西雅圖,近況不詳。
梁實秋與夫人程季淑曾離開台北,前往西雅圖投奔女兒一起居住過一段時間,結果在這期間遭遇了意外。兩人一起去市場采買的時候,一個梯子突然倒下來砸在了程季淑身上,發妻就這樣被送至醫院搶救無效而意外離世。後來梁實秋前去台灣參加活動的時候,遇見了比他小二十八歲的韓菁清。
這段相差太多的忘年之戀在當時的台灣引起了軒然大波,梁實秋的學生們甚至因為韓菁清歌女這一身份而聯合反對這樁婚事。從相識以來就一直談天說地的兩個人相處甚是愉快,年輕的韓菁清也知道年齡并不能成為愛情的限制,但是梁實秋确實年歲已高且身體狀況不佳這一現實讓她一直猶豫不決。
對這份感情異常堅定的梁實秋每日一封情書,風雨無阻地親自遞到她手上,這份一往無前無所顧忌的勇氣最終打動了韓菁清。雖然當時人們對這段戀情議論紛紛,都在猜測韓菁清這樣一個演藝歌星選擇嫁給國學大師,不是貪圖錢财就是在貪圖名利。
議論與反對不能阻礙兩個人守住這份愛情,婚後生活幸福甜蜜令人羨慕。精神層面高度契合的兩人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并未留下子女。
回顧文學大家梁實秋的兩段婚姻,都幸福美滿令人羨慕。他的三個子女也各自成才,從事着自己所熱愛的職業,過着自己想過的生活。梁實秋這樣事業有成、婚姻圓滿、子女們又都有出息的一生,也實在是羨煞旁人啊!
參考文獻:
1. 《槐園夢憶》梁實秋 江蘇文藝出版社
2. 《梁實秋散文作品集》梁實秋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