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商為起源,春秋戰國百家争鳴,大唐盛世,宋朝文興。都說“強漢盛唐,富宋剛明”明朝是曆史王朝中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用女人和親的王朝,更沒有一個皇帝是軟骨頭,也沒有過避戰遷都。

在十四世紀有一個在中亞地區崛起的世界強國曾對大明王朝虎視眈眈,他的君王放下豪言壯志,隻要二十萬人就能拿下大明王朝的萬裡疆土,結果死于途中,他的使臣在見完明朝軍隊後瞬間打臉,覺得就算翻十倍也拿不下來大明,從此再不敢對明廷不服。

這個大放厥詞的君王一直屈居于明下,心中不滿多年,對我們的臣服也隻是表面功夫。作為當時的世界強國,對方兵力強大,并且他們的君主也很有野心和謀略,但是與明相比還是略差一籌。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劇照

他們曾是明朝藩國,向明朝進貢,一朝崛起就想翻身做主人,隻是實在低估了我泱泱大國的兵力和華夏人民的勇猛。

這個出言不遜的君王到底是何許人也,在這段曆史中兩國之間又有哪些曆史故事耐人尋味。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明朝鄭和下西洋開辟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至今我們還傳承着一帶一路的文化。鄭和七下西洋把中國的文化帶向世界,也把世界的文化帶向了中國,相比之下當時存在已久的陸上絲綢之路就有些黯然失色,但其實兩者的地位同樣重要。

在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同樣有無數曆史與故事,其魅力依舊不減,在明朝時期有一強盛一時的帝國——帖木兒帝國。明與帖木兒帝國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往來是15世紀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頁。

十三世紀初1201至1300年間,忽必烈在與阿裡不哥經過慘烈的汗位争奪戰争後取得勝利,他把遼闊的蒙古四大國之一窩闊台汗國賜予了察合台汗的後裔。河中地區是察合台汗國的中心。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在1321年後的二十五年中此國先後更換了十個可汗,而且每一個繼位者都是通過謀殺獲得的王位。

在1321年第十三代大漢乜先不花死去後,察合台汗分裂成了兩部分,東部"蒙兀兒斯坦"占領的是如今的新疆地區,西部"馬維蘭納兒"占領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帶。

東西之間戰争不斷,在西察合台汗多為突厥人,也有大量蒙古人想改變原有的放牧遊民生活也被突厥化。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帖木兒的祖輩是察合台汗的世代臣仆,1336年帖木兒在渴石出生,這裡也正是察合台汗的賞賜給他祖先的封地。

帖木兒屬于西察合台汗已經突厥化的蒙古貴族部落,巴魯剌思家部落。這個部落是成吉思汗家族的親屬,是近親一代,這也是帖木兒一直以成吉思汗後人自稱的原因,但其實兩者之間差得很遠。

1450到1460東察合台汗國秃忽魯·帖木兒父子二代企圖統一察合台汗國的戰争中,巴魯刺思家族先是選擇投靠了東察合台汗,讓自己的實力得以保全,接着才某圖壯大自己的勢力。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1370年雄才大略的帖木兒推翻了撒馬爾罕的統治者,他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繼承者,接着繼位為西察合台汗的蘇丹。

帖木兒通過突厥的遊牧部落構成了自己的軍隊,遊牧民族血性好戰,這支隊伍戰力十分強大。帖木兒以河中地區為政治中心和自己的根據地,并且在有了強大軍隊後開始了擴張之路。

帖木兒四處侵略屠殺,還趁着呼羅珊統治者内讧之機,在1380年于1380年完全控制了河中地帶和花剌子模。在将富庶的河中地帶占領後帖木兒野心大漲,他想要有成吉思汗一樣的偉業,建立屬于自己的帝國。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帖木兒在位三十年間進行了大量的大規模擴張,當時的一些鄰國如伊兒汗國、印度、欽察汗國,這些鄰國的國内都不穩定正處内憂外患,而這種時候正是讓帖木兒趁機侵略的機會。這些四分五裂的國家在帖木兒的馬蹄下不堪一擊,成為了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

帖木兒想把首都撒馬爾罕城建成世界上最美、最壯觀的城市。是以,每次戰争結束,他就将搶奪來的戰利品都送到城内,還會将俘虜的工匠、藝術家和占星家也一并送到都城。帖木兒的這種快速而又兇狠的侵略讓這些國家都遭受了空前的災難。

就在帖木兒崛起同時也正是明朝建立的時候,帖木兒公元1370年建立起帖木兒帝國,在公元1399年明成祖在北平起兵奪位之時,帖木兒正大舉進攻小亞細亞,不斷擴充領土。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公元1402建文四年,明成祖率兵打入南京奪取皇位,帖木兒也在安卡拉附近的一場激烈戰鬥中擊敗了另一個強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數十萬軍隊,并将蘇丹巴耶塞特一世俘獲。此時帖木兒和他的帝國正處鼎盛時期。

明朝雖然取得了軍事上、政治上的統一,但其實還未完全穩定,在全國範圍内依舊有不少元朝反動勢力在暗處盯着,不能輕易忽視。

這些殘餘勢力或多或少對明朝的統治都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對明朝來說還有一個心腹大患,就是一直盤踞在大漠的北元政權。明朝急需恢複和發展與中亞、西亞的交往,以此來牽制北元政權的殘餘勢力。

在朱元璋滅元建明後,帖木兒和中亞各國一直都視中國為上邦,這種關系保持了許久,隻不過帖木兒一直都心有不服,想要解除這個關系。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西域諸國紛紛歸附于明,帖木兒也同樣選擇了向明朝臣納貢,這種臣服盡管是迫于明朝的國威,但其實對于帖木兒來說他自有别的考量。明朝的武力并不是影響帖木兒的第一原因,他擔心得更多的是自己這邊的東察合台汗國,是以他遲遲不敢反。

1387年時,是帖木兒首次向明朝貢,派遣使節回回滿剌、哈非思等來明,共計貢獻馬匹十五匹,駱駝兩匹,我朝以宴招待了使節并賞賜了金銀。帖木兒的這一次接觸隻是一次試探,到1391年,東察合台汗國派遣使節來朝,讓帖木兒真正的感到了無形的壓力。

1394年,帖木兒又遣酋長疊力必失等使節向明朝貢了三百匹馬,還帶有貢表一份。這貢表《上明太祖表》裡的言辭極為恭敬,好像帖木兒的臣服完全就是“心悅誠服”。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為了讨得皇帝開心,維持和明朝的往來,在這份貢表下了很多的心思。隻不過這不過都是表象一份貢表又能展現什麼呢。

帖木兒還緻書明太祖的第二年,就大膽地拘留明朝使臣并且,這些官方使臣備受淩辱,帖木兒在他國使節前對明廷的使節很是蔑視表示對中國使節的不悅。

甚至歸順于帖木兒的别失八裡也同樣肆無忌憚地押扣明朝使臣二“……九月(洪武二十四年)命主事寬徹、禦史韓敬、評事唐征使西域……徹等既至,王以其無厚賜,拘留之,敬、征二人得還。”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最終無奈地明太祖不得不親谕别失八裡王,别失八裡王所扣的使節是明朝正式使節,而明廷所扣的人,隻不過是普通的回回商人,而且被扣期間,是“亦令于中國互市”,并早在洪武二十一年,就由太祖下旨“悉縱遣之”。

盡管明廷優禮待之,别失八裡王并不是以就釋放寬徹,直至明太祖親谕别失八裡王後,“徹乃得還”。傅安、陳德文等則分别于永樂五年、七年才被遣還。尤其是傅安及其随行人員,“被羁留虜廷凡十三年,艱苦備嘗……官兵千五百人,而生還者,十有七人而已。”

永樂五年六月二十二日,這些十三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西域的使臣才回歸京師南京。明成祖朱棣立即在宮中接見了這些突然歸來的使臣,從這些使節口裡得到的消息才讓人意識到兩國關系發生突變。而明朝方面之前一直未意識到事情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帖木兒一直自诩成吉思汗的繼承者,是以在取得小亞細亞、德裡蘇丹國的勝利成為世界大國後,覺得已經有了這足夠的實力,并且軍備強大人員充足,完全可以不再當明朝的“藩屬”。

是以帖木兒前後反差才如此之大,還扣留了明朝的使臣,并派人帶領傅安到處周遊,借以誇耀其統治疆域的遼闊。

明成祖即位後,依舊是派遣使節去往各國,這是明朝一直的政策。但帖木兒帝國卻一直沒有任何回應,這讓他心中不安,于是指令甘肅總兵宋晟注意西陲動靜。

帖木兒果然顯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他早已準備好向大明進攻。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1404年,大軍已經齊集,從沙赫魯黑亞到薩烏蘭的錫爾河一線上整裝待發,準備遠征中國。帖木兒自信滿滿聲稱:二十萬人就能拿下大明!但就在出發在即的時候,永樂三年明成祖得到帖木兒率軍經由别失八裡東進的情報,急令宋晟做好迎敵準備。

當時他還不知道,帖木兒這次率領數十萬大軍東進,正是要遠征中國,而且已經渡過了烏浒河,進抵兀答刺兒。

此時的帖木兒以覺勝券在握,但許是運氣用光,帖木兒的出征之路并不似想象中那麼容易。帖木兒這次盲目的東征是在一次蒙古首領大會上決定的,這些首領們狂熱好戰,滿腦子的戰争思,但是他們絲毫不知道,他們妄想去征服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帖木兒的東征碰上了惡劣的天氣,當時正值冬季,天氣極冷軍隊寸步難行非常艱難,最終在嚴冬中一點一點的行至兀答剌兒,而帖木兒也病倒在那裡。1405年回曆8月18日,帖木兒死于訛答剌,他征戰的腳步也就此停止與這裡。

帖木兒死時本是指定自己的孫子皮兒摩哈美德繼位的,但是他的部下将其篡改,于是帖木兒的另一個孫子哈裡繼承了王位,就此也引發兩個人的争奪。

而鎮守哈烈的是帖木兒的四子,他是一位賢能的人,一直也受國人的喜愛和尊敬。在他兩個侄兒激争之後,出來收拾局面。皮兒摩哈美德選擇了投靠自己的叔父,哈裡則沒那麼好運他被下屬廢掉囚禁了起來。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公元1408—1409年;沙哈魯親臨撒馬兒罕,釋放了哈裡,封之于伊刺黑,自己登上了王位。

說來實在太巧了。明成祖與沙哈魯雖相隔甚遠,但卻都是封藩在外的第四子,又同樣從侄兒手中得位。曆史的這種巧安排對這兩位統治者來說簡直就像是一面鏡子,将他們連到一起。

明成祖繼續此前的方式派遣使臣到各個國家,以維系交往。在公元1420年,各國的使節團隊接跋涉千山到達大明,其中自然也包括帖木兒帝國的使團。

在所有使節都向明皇帝行禮時,隻有帖木兒帝國的使者隻鞠躬行禮,這樣的不尊永樂皇帝自然不悅,但這也正是他此次邀請各國使節前來的原因。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此次的朝聖是因為大明早已策劃了一場規模宏大用來威懾他國的閱兵儀式。

此場閱兵儀式人數衆多,兵士們整齊劃一,場面震撼無比,還有神機營示範火器,騎兵示範騎射,步兵表現國術,種類繁雜令人瞠目結舌,這些使節已經目不暇接,但在心中還是不免驚訝明朝兵力居然如此強盛。

這些他國使節中或多或少會有對明不是完全臣服甚至包有野心的,就像之前的帖木兒一樣,而經此一震懾,想必他們會再思慮一二。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帖木兒帝國的使團也不似之前那般無禮,看來“人善被人欺”這話果然不假。回國的帖木兒使節向君王訴說了見聞,這明朝的軍隊别說二十萬,就算百萬也難拿下。就此帖木兒帝國也在沒有任何進攻大明的想法和動作。

至沙哈魯統治時期,帖木兒帝國與明朝的關系緩和,并且兩方非常的交好,帖木兒帝國恢複了對明朝的朝貢。

1410年,明派指揮白阿兒析台等往祭故王,将錢币賜予了新王和各部落。後明朝多次派遣使臣傅安、白阿兒析台、李達、陳誠、魯安、郭敬、李貴等使團前往撒馬兒罕等地出訪,将雙方的封貢關系平穩的維持,明朝的氣度與實力最終讓這個帝國臣服。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明成祖和沙赫魯都想要兩國友好相處,是以一切都進行得特别順利。

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國關系前所未有的友好,達到了最佳狀态。單是永樂二十二年間,來訪的衆多使團中就有二十多個外貿使團是屬于帖木兒帝國的。

明朝以“天朝上國”自居,一直在經濟上通過貿易等方式來與西域各國交好,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國際地位。這是不可多得的貿易資源,我們雖然也需要帖木兒進攻的馬匹但是遠不及他們對我國絲綢布匹等物的需求之大。

這種利益是互相的,就在帖木兒妄圖進攻中國前,明朝與帖木兒的交易往來也沒有切斷。以及帖木兒朝亡後,繼立的昔班王朝,遣使臣貢馬、駝等物,明廷照例回賜彩緞等物。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帖木兒建立了一個北到金帳汗國、東到河中、西到奧斯曼帝國、南到印度的世界大國,在他的鐵蹄下國家疆土不斷擴大,但他依舊要臣服于明,這讓野心勃勃的帖木兒一直心有不甘,于是在羽翼豐滿後他舉兵進犯。

因為對自己的敵人一無所知,對這片土地的一無所知緻使帖木兒死在了路上,他的子孫互相争鬥,最終留下了以為傾向歸順于明的四兒子繼位。

世界強國放言:二十萬人拿下大明,見完明朝軍隊:翻十倍都拿不下帖木兒帝國與明朝帖木兒妄想攻明總結

在沙哈魯時期,明與帖木兒難得有了非常友好的往來和關系,這是此前一直沒有得臣服。在永樂二十年帖木兒帝國的使臣再次來京,明成祖當時正率師出征,是以未能接見。

此後兩年間,明成祖拖着病體依舊不斷帶兵出征,最終在回師路上病故。仁宗朱高熾即位後不再思索交好藩國,于是明朝與帖木兒帝國的關系也逐漸疏遠使臣頻繁往來的盛世也便一去不複返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