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袁宏道辭縣令看為官之道:當官是條不歸路,入行前請慎重文/高飛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很多人都夢想着有朝一日能進入官場,為政一方,幹一番光前裕後的大事業。豈不知,當官也是一門技術活,并非所有人都能幹得了。假如你才具不足,放你官位上,輕則你自己苦不堪言,不但沒有作為,反而更加庸庸碌碌,受下屬鄙視;重則胡亂作為身遭刑獄。是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檢討自身,看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才能适合做什麼,适合在什麼樣的崗位上努力。否則,入錯了行,還真是苦不堪言的。袁宏道就是這樣一位入錯了行、"被公務員耽誤了的文學家"。幸好他在仕途上及時"刹住車"。

隆慶二年十二月六日(1568年12月23日),袁宏道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官宦家庭,官二代的出身,原本應該助他在官場上"順風順水",然而并沒有。他這個人,從小喜歡讀書,小小年紀就能"舞文弄墨",長到16歲,他已經開始組織文社了。

從袁宏道辭縣令看為官之道:當官是條不歸路,入行前請慎重文/高飛

24歲那年,袁宏道進士及第,算是走入仕途了。按照當時的規定,中了進士後要等到有空缺的職位才能授予官職。這一等,袁宏道等了三年。三年之後,他被授予吳縣縣令。

初到任,袁宏道也曾立志要好好幹,抓住這個機會大展宏圖。可惜,他有從政之志卻無從政之才,他對官場那一套繁文缛節非常讨厭。

在縣令任上,他一天都沒有快樂過。在給朋友寫的信中,他說當這個鬼縣令真是"苦矣"。當縣令到底有多痛苦呢?袁宏道解釋說:"我當這個縣令,備極醜态,不可名狀。遇上司則奴,候過客則妓,治錢谷則成了守門匠,為百姓辦事時則成了老保姆。一日之間,百暖百寒,乍陰乍陽,人間惡趣,我是一身嘗盡矣。苦哉,苦哉。"他還說:"我當這個縣令,簡直是牛馬不如。為何如此說呢?上官如雲,過客如雨,簿書如山,錢谷如海,朝夕趨承檢點,尚恐不及。見了上官必須有一副賤皮骨,招待過客還須有一副笑嘴臉,處理公文則要有一副強精神。哎,苦矣,苦矣。"

從袁宏道辭縣令看為官之道:當官是條不歸路,入行前請慎重文/高飛

袁宏道的話形象道地出了一個縣令日常公務之繁重。他性情孤傲清高,喜歡的是湖光山色、清茶品讀、寫詩作文。對于官場上的阿谀逢迎、接來送往、跪迎上官、點頭哈腰自然是苦不堪言。

他浸潤在骨子裡的文人氣質常常提醒他,他的性情适合恬靜閑适、讀書作文,他的性靈和文學才情不應被官場的繁瑣消磨。

"吏道縛人",他輕輕歎了口氣,"安能長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從所惡?" 他在吳縣縣令任上一年有餘。終于,他決定辭職。

從袁宏道辭縣令看為官之道:當官是條不歸路,入行前請慎重文/高飛

袁宏道是勇敢的,他沒有留戀權力,看清了自己的真正志向後就果斷辭官;袁宏道是智慧的,他知道被束縛的心靈必然會泯滅自己的靈性。辭職之後,他遍遊東南名勝,徜徉在湖光山色之間,與友人詩酒酬答,"無一日不遊,無一遊不樂,無一刻不談,無一談不暢",而且"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從此,官場上少了個勤奮的縣令,而文學史上多了一位"大佬"。

從袁宏道的辭官經曆,讓我突然想到曾經在一次教育訓練會上聽一位上司說過的這句話:

"當官之前,要深思熟慮、要正心誠意,要坐禅、要面壁。因為這是一條不歸路,一旦上了這條路你就不可以回頭。如果你的心不正、意不誠,遲早是要出問題的。一旦出了問題,毀掉的不單是你一個人、一個家庭,還有一方百姓的信任和福祉。"

這句話說得很精辟,用作這篇小文章的結尾,正合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