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好詩詞,風雅頌古今!中國好詩詞打造最純粹的詩詞分享平台!品讀、鑒賞經典詩詞歌賦,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不一樣的文學閱讀體驗,不一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歡迎各位關注,同時也歡迎各位投稿!
遊盤山記盤山外骨而中膚。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劍朝罴虎之林。中膚,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罅出者,欹欽虬曲,與石争怒,其幹壓霜雪不得伸,故旁行側僵,每十餘丈。其面削,不受足;其背坦,故遊者可迂而達。其石皆銳下而豐上,故多飛動。其疊而上者,漸高則漸出。高者屢數十尋,則其出必半厭焉若半圮之橋,故登者栗。其下皆奔泉,夭矯曲折,觸巨細石皆鬥,故鳴聲徹晝夜不休。 其山高古幽奇,無所不極。述其最者:初入得盤泉,次日懸空石,最高日盤頂也。 泉莽莽行,至是落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纖魚數頭,尾鬣可數,落花漾而過,影徹底,忽與之亂。遊者樂,釋衣,稍以足沁爐,忽大呼曰:“奇快”,則皆躍入,沒胸,稍溯而上,逾三四石,水益嘩,語不得達。間或取梨李擲以觀,旋折奔舞而已。 懸空石數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氣性情者。亭負壁臨絕澗,澗聲上、徹,與松韻答。其旁為上方精舍,盤之絕勝處也。 盤頂如初抽筍,銳而規,上為卒諸波,日光橫射,影落塞外,奔風忽來,翻雲抹海。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無石級者日天門開。從髻石取道,闊以掌,山石礙右臂,左履虛不見底,大石中絕者數。先與導僧約,遇絕險處,當大笑。每聞笑聲,皆膽落。們蘿探棘,更上下僅得度。兩岩秀削立,太古雲岚,蝕壁皆翠。下得枰石,方廣可幾筵筵。撫松下瞰,驚定乃笑。世上無拼命人,惡得有此奇觀也。 面有洞,嵌絕壁,不甚闊,一袖攀而登,如猕猴。餘不往,謂導憎曰:“上山險在背,肘行可達,下則目不謀足,殆已,将奈何?”僧指其凸曰:“有微徑,但一壁峭而油,不受履,過此,雖險,可攀至脊。迂之即山行道也。”僧乃跣,蛇矯而登。下布以缒,健兒以手送餘足,腹貼石,石膩且外欹,至半,體僵良久,足縮,健兒努以手從,遂上。迨至脊。始咋指相賀且相戒也。峰名不甚雅,不盡載。其洞壑初不名而新其目者,曰石雨洞,日慧石亭。洞在下盤,道聽澗聲,覓之可得。石距上方百步,纖瘦豐妍不一态,生動如欲語。下臨飛澗,松鬣覆之如亭。寐可憑,坐可茵,閑可侶,故慧之也?。其石泉奇僻而蛇足之者,日紅龍池。其洞天成可庵者日瑞雲庵之前洞,次則中盤之後嶺也。其山壁窈窕秀出而寺廢者曰九華頂,不果上。其刹宇多,不錄。寄投者,日千像,日中盤,日上方,曰塔院也。 其日為七月朔,數得十。偕遊者,日蘇潛夫、小修、僧死心。寶方、寂子也。其官于斯而以舊雅來者,日鐘刺史君威也。其不能來,而以書訊且以蔬品至者,曰李郎中百卿也。 作者簡介 該篇出自《袁宏道集》。袁宏道的遊記,像是一幅幅寫意畫,着墨不多,卻十分傳神。他善于先用粗疏的幾筆勾勒所寫地方的總貌,給人以概括的印象,然後寫出每一遊點的突出引人之處。他的許多篇遊記都有類似的寫法,卻并不給人雷同之感。他處處都在努力捕捉此情此景的獨特之處,是以沒有用多少奇異華麗的辭藻,也能給人以生動清新的感受。比如該篇寫盤泉的一段,寫石以"白"作眼,寫沙、寫魚分别用"金"用"纖"作眼,已經顯示出這裡的石、沙、魚不同于他處,而遊者解衣,以足沁水,大呼奇快,躍入沒胸,以及取李梨擲等細節描寫,如同一部山水記錄片;登盤頂一節,寫了不少驚險之處,而上盤頂以後"咋指相賀"則形象地寫出了曆險以後的快意;"世上無拼命人,惡得有此奇觀",又表達了作者遊曆險處之後自得的心情。袁宏道的遊記,很少寫視覺所及以外的事物,他從不寫自己沒有去過的地方。![]()
「古文探奇」遊盤山記|袁宏道
溫馨提示 中國好詩詞
非常感謝您關注@中國好詩詞!如果您有好的詩詞、散文、小說等原創作品,請直接回複微信或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進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個人履歷、照片及個人要求(是否署上真實姓名等特别要求),同時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或想法,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再次感謝您的支援
中國好詩詞 歡迎訂閱
如果您覺得文章值得分享,請點選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中國好詩詞,風雅頌古今!
請關注@中國好詩詞,微信号:qq274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