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江蘇宜興湖父鎮,有一處曾位列國内十大禅寺之首的寺院——磬山崇恩寺,因清朝乾隆皇帝手書“天下第一祖庭”而聞名。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崇恩寺位于兩條進出湖父鎮的公路、湯省線和張靈幕線的交彙處。它背依磬山,面對連綿的竹海,群山疊翠、山澗纏繞,是一處禅修的絕佳之地。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是個典型的江南丘陵山區,其境内大都是蜿蜒的丘陵山脈。山不高,但氣勢連綿。磬山,就是其中典型的一處。相傳唐代有位高僧周遊到此,見周圍山峰疊嶂,形似蓮花,便準備于此修築禅寺,挖掘地基的過程中,覓得一個缽狀玉器,敲擊時聲音如磬,就把此山命名為“磬山”。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江南地區,素來是佛、道兩家宗教的興旺地。湖父的磬山崇恩寺得以興旺,得歸功于清初崇恩寺的玉琳大師。玉琳法師戒慧雙修,清順治17年,玉琳奉旨進京,在朝廷授法事,被當朝譽為“國師”。康熙即位後,因玉琳大師眷念千裡之外的磬山,康熙特命重臣陪護,送大師回到湖父磬山,并把磬山寺院改名為“崇恩禅寺”。自此,磬山禅寺在大江南北日益興盛。到清代乾隆年間,崇恩禅寺有禅房二百餘間,僧人400多人,成為全國十大禅寺之首。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磬山禅寺之是以在清代乾隆年間達到鼎盛,也跟乾隆三下江南、三度光顧磬山禅寺分不開。據說乾隆的生父陳閣老,一直隐居在江南的佛門禅修。乾隆發誓要尋遍江南名刹,找到生父。第一次下江南未果,第二次下江南前,因聽母親說生父的腳趾上有顆豌豆大的黑痣,乾隆便帶了一大捆僧人打綁腳用的白布南下。當乾隆來到磬山禅寺時,诏令僧人前來接受皇恩,讓僧人脫掉腳上的舊布,換皇上從京城帶來的新白布。乾隆果然從磬山禅寺裡的僧人中找到了生父,但限于面子,又不能當面認親,隻能先回京向母親禀報。母親聽了大喜,吩咐乾隆一定要再度去磬山禅寺把生父接回帝都,于是便有了乾隆的第三次下江南。誰知乾隆到了磬山禅寺,卻得知生父已經圓寂,乾隆大悲,當場禦筆書寫“天下第一祖庭”,以寄托對生父的思念之情。如今,乾隆手書的墨寶,還在崇恩寺保留着。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抗戰時期,日軍攻占宜興後,曾一把大火将崇恩寺付之一炬,使當年香火旺盛的寺院焚毀殆盡。如今的崇恩寺是于1989年複建而成,并将竹林深處七十多座曆代方丈圓寂的石塔整修出來,這也是全國目前保留最大的石塔陵。這幾年,崇恩寺院曆史上著名的“禅院十景”,也已修繕完畢,并對外開放。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作為佛門之地,磬山崇恩寺至今仍保留着清淨、禅意的境界。寺院免費對外開放,不收門票。寺院的正殿嚴禁遊客進入燒香,香客們隻能在寺院“天王殿”外的廣場上焚香燒燭。寺院外面的廣場除了修有停車場,竟然沒有一家店鋪,香客們想要進香焚燭的話,可以在廣場上供奉香燭的櫃子上随意拿取,不收一分香火錢。在這種沒任何商業氣息的氛圍裡,才能讓人充分展現對佛的敬仰之心。這樣幹淨、又如此親近大自然的佛門聖地,恐怕在國内不多見。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在湖父,不僅進入磬山崇恩寺不收門票、燒香不收錢,就是你到了湖父旅遊,還能坐上免費的公交班車。湖父鎮的免費旅遊大巴共分22個站點,覆寫了全鎮所有的旅遊景點,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來的遊客,坐上旅遊大巴,就能逛遍整個湖父鎮,當然也包括磬山崇恩寺。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佛教的禅意,本身就是讓人得到心靈上的升華。磬山崇恩寺,依托它悠久的佛教文化曆史,和湖父優美的環境,能讓每一個去的人,來一次“浴心”的旅程。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湖父崇恩寺,最後的佛門淨土

旅遊攻略

位置:江蘇宜興湖父鎮

交通:高鐵——坐甯杭高鐵到宜興站下,出站口有湖父鎮專門開設“湖父旅遊免費公交”

坐車至磬山崇恩寺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