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作者:燦爛海灘

漢末三國時期,孫氏能夠建立東吳帝國,除了前來依附和投奔的文武群臣的輔佐外,本族宗親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在孫氏立國的過程中,共有五十九名宗室子弟進入東吳集團,其中著名的武将有五人。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瑜,孫權的堂兄,在宗室子弟中以智勇兼備聞名,屬于一位智謀儒将,是孫權初期帳下最得力的宗室将領。孫瑜性情溫良,行事謙虛低調,擅長養士,因而門客衆多。在東吳建業初期,孫瑜為孫權籠絡了一批文武。孫瑜早期以恭義校尉統兵,經常與周瑜并肩作戰,在剿平地方賊寇叛亂、抵禦曹魏的過程中,屢戰有功,被晉升為奮威将軍。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在牛渚任職期間,孫瑜知人善任、選拔良吏,鼓勵農耕、設立學官,為東吳初期地方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病逝,年僅三十九歲。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皎,孫權的堂弟,是孫氏宗室中的一位智謀勇将。孫皎起初以護軍校尉統兵,作戰勇猛且善待士衆,是孫權早期帳下的精銳戰将。曹操南征時,孫權都會任命孫皎為前部先鋒統兵禦敵,屢立戰功。是以,孫皎所部也被稱之為東吳的精銳。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此後,孫皎被晉升為征虜将軍,代程普駐守夏口。孫皎軍紀嚴明,對曹魏境邊百姓秋毫無犯,不但赢得了民心,還使得曹魏境内的許多人才都慕名前來投靠。呂蒙征讨荊州時,孫皎擔任支援,在戰鬥中建功。不過,荊州之戰後不久,孫皎病逝。按照史料推算,孫皎病逝時不超過四十歲。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奂,孫權的堂弟,是孫氏宗室中一位文武兼備的将領。孫奂性格内向、寡言少語、做事沉穩,非常精通為官之道。擔任江夏太守時,孫奂知人善任、政績顯著,受到當地群眾和部将們的一緻好評。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權征讨石陽時,孫奂率部掩護側翼,攻占了高城,俘獲了三位曹魏将領,是東吳在此戰中的唯一亮點。當時,孫權非常疑惑,要求檢閱孫奂的部隊。當親眼看到孫奂部下将士的軍容、士氣後,孫權被孫奂的治軍能力所折服,随即晉升孫奂為揚威将軍,賜爵沙羨侯。此後,孫奂在當地公開選拔、推薦能力出衆的才俊、儒生,為東吳輸送了一大批飽學之士。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孫奂病逝,年僅四十歲。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韶,在孫氏宗室子弟中屬晚輩,是孫權的侄子。孫韶為官時隻有十七歲,加上又是小輩,是以孫權對他的能力非常擔憂。一次,孫權為了檢驗孫奂的防務及将士反應能力,命部将趁夜間對孫奂的防區進行佯攻偷襲,沒想到孫奂的防務做得非常紮實,将士們的反應極快,随即進行反擊,險些使孫權的部将遭受巨大的傷亡。經過這次試探,孫權才對孫韶的能力完全放心,并在之後委以重任。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韶在統兵期間,參加了諸多抵禦曹魏的戰役,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場戰役是在黃武四年(公元225年)冬。當時,魏文帝曹丕視察江防,孫韶抓住這一難得戰機,率五百死士從小道偷襲曹丕的車隊,不但殲滅不少曹軍将士,還幾乎将曹丕生擒,令堂堂的魏文帝曹丕顔面無存。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此戰過後,孫韶被孫權晉升為鎮北将軍,開啟了十多年駐守魏吳邊境的戍邊生涯。由于孫韶常年流轉于邊境各地,忙于布防、平叛等工作,常常數年都很難跟孫權見上一面。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孫韶病逝,終年五十三歲。

孫氏宗室五大名将:一位令曹丕顔面無存,一位在華容道重創關羽

孫桓,在孫氏宗室子弟中也是晚輩,是孫權的侄子。孫桓是孫氏宗室中一位非常可惜的小将,他擔任将領後的首戰是在華容道打敗關羽,從此名聲大噪。孫桓的第二戰,是在夷陵之戰期間率部追擊劉備,使劉備數次陷入絕境,當時孫桓才二十四歲。孫桓在戰鬥中的表現,令孫權刮目相看,對他也極為器重。夷陵之戰後,孫桓被晉升為建武将軍。一年之後,孫桓病逝,年僅二十五歲。

參考書籍:《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