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藥發展潮湧富春江

作者:中國中醫藥網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清水一條琴。無聲詩興有聲畫,須在富春江上尋。”沿着清代劉嗣绾的筆觸,這富春江上的仙境究竟是何地?

答案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這座坐落在富春江畔的水城,自古名醫輩出。幾十年前,富春江碼頭上漁船往來,很多人慕名前來尋醫問藥。如今,踏着富春江青石闆小路,也能嗅到淡淡中草藥香,探尋橘井流芳的醫者傳奇。富陽曾經輝煌的中醫藥事業,在富陽區政府大力投入建設下,正以蓬勃身姿綻放出新的發展活力,中醫藥發展之河正彙入富陽發展的大江。

堅定的方向:公立醫院引航發展

在富陽區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藍圖中,公立醫院中醫藥事業建設是一條明晰的主線,像大河的主幹道,推動着富陽區中醫藥事業發展前行。

翻開富陽區政府中醫藥事業投入經費概況表,可以清晰看到區政府對中醫藥事業傾注的心血。2015~2019年,中醫藥事業費占全區衛生投入占比分别為11.16%、12.44%、11.06%、16.01%、15.81%。

富陽區中醫院在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騰飛發展。2019年,富陽區中醫院中醫護理門診正式啟用,18項中醫護理技術從病區延伸至門診,由資深專科護士坐診,一開診就吸引了區内大批“粉絲”。今年,富陽區中醫院又率先從上海引進紅外線熱成像技術,在全區體檢中進一步發揮中醫體質辨識優勢,獨樹一幟。同時,醫院内兒科、腎内科、風濕科、糖尿病等24個專科專病特色林立,發展迅速,“你無我有”的中醫特色成為區中醫院獨特優勢。

為提升全區中醫藥服務品質,作為“龍頭”機關的富陽區中醫院帶頭對全區25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技術進行同質化管理。即使是常見的“三伏貼”,也由區中醫院統一制作,規定同标同質貼敷技術,并對操作人員實施線上學習考核,讓優質的中醫服務下沉到基層。

在富陽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中醫藥發展的活力也在富陽區的綜合醫院湧動。

成長于1957年的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如今已是醫院的“明星”科室。早上剛8點,中醫科主任樓銀妹的診室前已經排滿了長隊,她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良性腫瘤,在當地頗有名氣。

“熱毒蘊結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的病因、病機之一。治療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應用清熱解毒類藥物較多。”樓銀妹說。是以,清熱解毒的中草藥是樓銀妹治療癌症的不二法寶。

“樓醫生,我的中藥吃完了,你記得幫我再開一些。”“中藥貼敷讓我原來腫脹的腿輕松了好多。”在病區,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為飽受病痛折磨的百姓帶來了福音。

在富陽鋪開的中醫藥發展藍圖上,以公立醫院領航的中醫藥事業,正繪制着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它的筆觸仍将繼續。

不竭的動力:中醫特色專科醫院激蕩新活力

在富陽區這條行穩緻遠的中醫藥事業長河中,一所所中醫特色專科醫院,像是彙入主幹道的支流,給予大河一往無前的活力與激情。

2017年,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國家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幫扶政策,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對新疆阿克蘇市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援助合作。2020年,阿克蘇市人民醫院與富陽中醫骨傷醫院再次簽署為期三年的合作協定,有着180年曆史,以“整體辨證、手法整複、杉皮固定、内外兼治、骨筋并重,動靜結合、功能鍛煉”綜合治療聞名的張氏骨傷療法,在新疆聲名遠播。

孫曉是富陽中醫骨傷醫院援疆的一名醫生,“一張白紙”是孫曉對阿克蘇市人民醫院骨傷科中醫藥應用情況的第一印象。此前,當地的百姓大多隻能通過手術解決骨傷問題,孫曉帶去的中醫骨傷療法,不僅費用低廉,且沒有二次手術的疼痛和手術疤痕的煩惱,這樣的好技術得到了當地百姓的認可。

截至2019年,阿克蘇人民醫院通過手法整複治愈骨折患者1420例,貼敷治療治愈患者1萬餘人。單個骨傷患者的治療費下降90%,骨科住院患者中治愈率達90%以上,節約患者費用和醫保資金約2222.3萬元。成長于江南水鄉骨傷科的“金名片”,已成為阿克蘇人民心中的“金招牌”。

如今,富陽林立的中醫特色專科醫院,無不沉澱着幾代中醫人的心血與成果,“精專科”之路,展現的是富陽區政府對中醫根苗的培植與呵護。

在富陽區北環路新區,總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的富陽中醫骨髓炎醫院已輪廓初現,這所擁有五代傳承基因的中醫特色專科醫院,即将邁上現代化醫院發展之路。骨髓炎醫院院長周麗俊無不感慨:“從申請到拿地,前後隻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積年累月的沉澱賦予中醫特色專科醫院獨特的優勢,中醫特色專科醫院與綜合醫院形成互補之勢,以富陽為半徑惠及更多百姓。

麗水市松陽縣72歲的楊阿姨忍受骨髓炎折磨已經14年,久治無效後,經人介紹來到富陽骨髓炎醫院,在周麗俊獨特的“清熱解毒、補腎壯骨、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為大法的“克骨湯”系列方劑治療下,僅用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楊阿姨就逐漸恢複了正常生活。

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在富陽,一個個身懷絕技的中醫人,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每天都上演着“妙手回春”的真實事迹。一所所傳承先人智慧的中醫特色專科醫院,為富陽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堅固的河床:築巢引鳳夯實基層土壤

走在富陽區社群衛生服務站,攢動的人群中,總能看到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他們是注入富陽區社群衛生服務站的新鮮血液,是年輕中醫人紮根基層的生動實踐。

“作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機關,富陽區在2019年底,就實作了全區25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設定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裝置。”富陽區衛健局局長蔣慶元介紹說。優良的基層條件,引來了畢業後的“金鳳凰”。

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高橋分院的陳涵畢業于天津中醫藥大學,工作僅兩年的她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中醫師,還收到了患者贈送的錦旗。“張開嘴,看下舌頭”,診治中的陳涵一絲不苟,熟練的操作顯示出極高的專業水準,她所開的方子,也常常受到患者肯定。

“這裡能讓我得到更多的鍛煉,成長很快。”陳涵給出了自己紮根基層的答案。在大源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剛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張航,也準備在富陽安下自己未來的家,“完備的基層條件,能讓我盡可能發揮所長。”張航說。

肥沃的成長沃土已經讓求知的年輕人嗅到了未來的機遇,而土壤的松培卻離不開富陽區對基層中醫藥工作的支援。

近年來,富陽區專門成立中醫藥工作上司小組,高度重視中醫藥人才引進培育工作,不僅有大批經費支援,還會定期對基層中醫藥人員開展教育訓練,教育訓練率達100%。

除了有效的學習,基層也給了這些年輕人曆練的好機會,2012年畢業的葛挺已經是富春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秦望站點的站長,每天絡繹不絕的患者,讓以葛挺為代表的基層年輕中醫藥人,收到了滿滿的成就感。

投身基層的優秀中醫人,像是一棵棵茁壯成長的白楊樹,夯實了基層中醫藥服務的土地,成為堅固的河床,承載着富陽區中醫藥事業發展之河,融入富陽區事業發展大江奔騰呼嘯而去。

“未來,我們希望能實作‘浙江中醫在富陽,全國中醫看富陽’的目标,富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腳步不會停下來。”富陽區副區長孫潔說。(李娜 章關春 王慧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