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的故事來自烏克蘭的民間傳說。雖然版本略有不同,但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繪愛工程從中挑選出了2本,中英文版各1本,并從繪本藝術性、講讀建議等方面做了解讀,供大家閱讀學習。
繪本推薦-《手套》

适合年齡:3-6歲
賞析:繪愛工程
☆ 烏克蘭民間故事
☆ 緊湊的故事情節,卓越的繪本藝術,帶給孩子跨越世紀的經典。
☆ 作者夫人及兒子贊譽為最接近原畫色彩的圖書版本。
☆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最喜歡的50本圖畫書之一。
閱讀導引
故事概要
一個老爺爺去森林裡打獵,他帶着一條小狗,然後走着走着,他的一隻手套掉在雪地裡了,但是他不知道。這時候有一隻小老鼠跑過來,它看到這隻手套,住在了裡面。過了一會兒,來了一隻青蛙也住了進去。然後又來了一隻狐狸,接着還有狗熊、野豬不斷地出現。動物們都住進了大手套裡面,就像它是一個有魔力的手套,多少動物都能住進去。最後,老爺爺發現手套丢了就回來找,小狗跑在前面“汪汪汪”地叫着跑。聽到小狗的叫聲,大家都跑掉了。
作者介紹
葉夫格尼・m・拉喬夫
1906年生于俄國。在他14歲以前一直與祖母生活在西伯利亞大草原的巴拉貴斯卡亞,在大草原的童年,是他得以與野生動物、植物為親,并對它們的生态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1920年,拉喬夫隻身前往位于黑海沿岸的諾夫諾西斯克投奔親母,并開始對詩、畫産生興趣。1924年,他進入美術師範學校學習,從此确定了他的未來。
1930年,拉喬夫到基輔出版社美術部工作,開始創作插畫。在資深編輯的幫助下,他對兒童書插畫的特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了解到,除了要對兒童有所了解與關愛外,對文學作品的尊重也很重要。工作期間,他經常到動物園或禁漁區寫生,并逐漸确立了他“寫實、細膩”的創作态度。
拉喬夫的作品多取材自與自然、動物有關的民間故事。他的繪畫特色是:動物栩栩如生,常以簡略的線條,表現出動物最生動的表情。另外,他筆下的動物明顯具有拟人化的性格,通常他會讓它們穿上有民族風味的服裝,以表現出民族的特色和動物故事背後反映的那些人性特質。
繪本賞析
閱讀價值
想象力的神奇魔力:栩栩如生的畫面,緊湊的故事情節,講述小小手套裡的溫暖世界
以自然為背景,在每一個畫面中,手套像房子一樣變化着,這種對細節的想象力和巧妙設計,顯示了作為“用圖講故事”的圖畫書畫家的非凡表現力。葉夫格尼・m・拉喬夫是前蘇聯圖畫書作家的代表,其寫實的繪畫技法和想象力巧妙融合的圖畫書表現方式,在國際上也受到很高的評價。
這是來自俄羅斯的鄰國烏克蘭的民間傳說。在一個隆冬的下雪天,一副手套丢在了白雪皚皚的野地上,一個出人意料的故事就從這個很普通的畫面開始了。手套是一位遛狗的老人不小心丢下的。饞嘴的老鼠鑽進了手套裡,緊接着蹦蹦跳跳的大個頭青蛙、跑得飛快的兔子、愛打扮的狐狸、一身灰毛的大狼、長着獠牙的野豬,都陸續趕來,也想到手套裡去。不知怎麼的它們都鑽了進去。這時,一頭動作緩慢的熊也趕來了,也想進去。雖然并沒有出現手套裡裝着七個動物的畫面,但想象這個畫面更讓人覺得愉快。
圖畫書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各個動物的特征,當我們出聲朗讀的時候,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這些動物,故事就是這樣令人愉悅地進行着。一隻小手套竟然能裝進七隻動物,這是不合常理的,可畫家卻通過畫面從容而自然地容納下了它們,我實在佩服畫家的這種創作才能。七個比手套還大的動物們鑽進了小手套裡這樣一個荒誕的故事,被設定在寒冷的冬天,動物們鑽進了暖和的手套取暖。這個故事,會引起孩子們的共鳴,覺得“太好了”。而死守常理的大人是很難領會到“謊言成真”的荒誕樂趣的。
在孩子們衷心地感歎“太好了”的瞬間,老人和狗傳回來找手套了。于是動物們從手套裡跑了出來,朝森林裡四散奔逃而去,故事在人們的驚奇中結束了。這種急轉直下的結尾,讓孩子們感到吃驚,同時他們也放心了。這是故事不合邏輯中的邏輯。孩子們在一連串意外的樂趣中,感歎着,喜悅着。
——日本繪本之父 松居直
育兒智慧
想象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一個小小的手套裡如何能裝得下那麼多大大的動物?我們成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孩子們卻樂在其中,因為有神奇的想象力在發揮魔力呀!孩子們跟着繪本緊湊的情節,享受着想象力帶來的神奇故事。在閱讀中,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想象力,在他們說出一些看似荒誕的猜想時,不要着急否定,耐心傾聽下他們的理由,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說不定哪一天,孩子想象的事情真的就變成了現實呢!大膽想象,是通向廣闊世界的必備法寶哦。
閱讀建議
講讀重點
跟随孩子的節奏,不着急解說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眼睛真的非常厲害。當孩子發現門廊上挂着的鈴铛時,就會去想:鈴铛是從哪裡來的?是誰把這個鈴铛找來,又是誰把它挂在這裡的?挂鈴铛的釘子又是誰釘上的……這些,都是文字裡沒有的。孩子的發現啟發、引導了我們作進一步的細看圖檔。我們還能發現“手套房子”不僅挂上了鈴铛,還有梯子、門廊以及非常富有藝術氣息的窗戶。這其實意味着,動物們是在精心地建造自己的家園。
感受繪本高超的對話藝術
繪本中的小動物們介紹自己的話句式相同卻突出了自己的特點。小老鼠說 “我是有尖尖爪子的小老鼠”,青蛙說“我是蹦蹦跳跳的青蛙”,兔子說“我是跑得快的兔子”,狐狸說“我是愛打扮的狐狸”。狐狸并不是直接誇自己美麗,而是說“我是愛打扮的狐狸”,語言委婉、含蓄。而且随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小動物們說話的語氣也能很好地展現他們心理活動的變化。
遊戲建議
情景劇表演
繪本中的小動物們都很有特點也很有意思。讀完這本繪本,可以跟孩子和他的小夥伴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情景劇表演,感受小動物們情緒的變化和想象力的魅力。
繪本推薦-the mitten
繪本音頻
the mitten
從前有一個男孩nicki,他想要一雙像雪一樣白的手套。
nicki的奶奶baba怕他會把手套弄丢,因為把白手套丢到雪裡,就再找不到了。
不過nicki堅持要,baba還是織了一雙。
沒過多久,nicki的白手套掉在了雪裡。
一隻鼹鼠鑽進了手套,裡面舒适又溫暖,鼹鼠決定就待在那裡了。
接着,又來了兔子、刺猬、貓頭鷹、獾、狐狸,還有熊。
他們都鑽進了手套,手套被撐得越來越大。
一隻老鼠來了,他站在了熊的鼻子上,這讓熊打了大噴嚏。
這個噴嚏讓手套飛了出去……
在回家的路上,nicki看到白手套正飄在藍藍的天空中……
簡·布雷特,1949年出生于美國麻薩諸塞州,童書作家和插畫家。作品the mitten被美國全國教育協會評選為教師推薦的100本童書和孩子喜歡的100本童書。
講讀建議 視訊
點選圖檔識别下單,把“我”帶回家~
更多好繪本推薦,請持續關注“繪愛工程”
繪愛活動:
繪愛工程樂仕堡實踐基地色彩遊戲公益活動
繪愛工程樂仕堡基地“父母學苑”活動圓滿舉辦
繪愛工程80天高效閱讀訓練營落地天津卓越
繪愛工程實驗基地項目已啟動
親子教育指導師第3期報名中
繪畫兒童心理咨詢師首期報名中
邵老師的繪本養育課程
繪愛工程家庭教育主題課程
繪愛工程生命教育主題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