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比溥儀和崇祯,同為末代皇帝怎麼差别這麼大

我們知道溥儀和崇祯同為王朝末代的皇帝,然而細細對比起來,會發現兩個人的差别特别的大,今天就從對國家的角度,看看網絡上某些人吹的溥儀和有些人噴的崇祯差别有多大。

首先來講,電影藝術和曆史有着很大的差別,電影中注重的是描寫人物内心的情感變化,注重的是打動人心、渲染環境。在這種大背景下,某些人就被宣傳成了一位悲劇、多災多難、甚至能引起人們同情的人。可是曆史不一樣,曆史要的是公正,是要用事實說話,曆史上有名的人物每一個都經曆了很多的事情,每一個都能引起人們的很大同情,是以說,切勿把電影的想法代入曆史,今天我們就來從國家層面說說真實的溥儀和崇祯。

對比溥儀和崇祯,同為末代皇帝怎麼差别這麼大

我們公正地來講,崇祯在治國的能力和才能上都有所欠缺,但是就論對國家的态度而言。崇祯真真正正做到了盡心盡責,在位十七年,每日兢兢業業,一天隻睡幾個小時,工作的态度和量堪比工作狂人朱元璋。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發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可以說,崇祯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國家。

對比溥儀和崇祯,同為末代皇帝怎麼差别這麼大

溥儀呢?溥儀三歲繼位,在位沒幾年清朝就滅亡了。我們對他這段不予評價,來看看後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侵華日軍将領土肥原賢二等人的策劃下被挾持到淪陷區東北。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建立日本的傀儡政權“滿洲國”,企圖分裂中國。1932年9月與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滿洲國,而滿洲國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溥儀自1932年3月1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滿洲國執政,建年号為“大同”。1934年改國号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号為“康德”。3月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業之願。在位期間,極力配合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略和奴役,與日本人合作,東北老百姓就這樣在雙層壓迫中慘痛地過着。有人會說,溥儀不也是無奈的嗎?他也是日本人的傀儡啊?這些事情為什麼要怪他呢?

對比溥儀和崇祯,同為末代皇帝怎麼差别這麼大

很好,首先我們問問,汪精衛為什麼會被罵?他難道不是傀儡嗎?原因就在于,他做了漢奸,而溥儀呢?他做的事與汪精衛之流的漢奸一模一樣。甚至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溥儀說的一段話:

這時占據着我全心的,不是東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要用什麼辦法統治這塊殖民地。它要駐多少兵,要采什麼礦,我一概不管,我關心的隻是要複辟,要他們承認我是個皇帝!如果我不為這一點,何必千裡迢迢跑來這裡呢?我如果不當皇帝我存在于世還有什麼意義呢?

别的先不說,我們來放放崇祯的一段話做對比: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緻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我們很多人都被一些近代的電視劇電影給影響,以至于對于溥儀的看法逐漸地變好了,别忘了,這家夥建國後是個罪犯!特赦前溥儀自己也說:“有誰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惡嚴重,論表現我也不比别人強。我還不夠特赦條件。”即使他最後被特赦,然而,曆史将永永遠遠記住一些人,他們所做的事、說的話,都會清清楚楚地記得,無論過了多久,我們都需要對他進行一個評價。

對比溥儀和崇祯,同為末代皇帝怎麼差别這麼大

今日,溥儀被各種洗白,甚至在2004重新給溥儀上了廟号和谥号,廟号曰:清恭宗;谥号曰: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尊骨灰奉安處為“獻陵”。同為末代皇帝,為什麼對兩者的評價會這麼的分化?

我們需要對曆史有一個更直面的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