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夜想曲aura 魔龍院光牙最後的戰鬥 - aura~魔竜院光牙最後の闘い~ (初回限定版)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人這一生漫長且充滿了未知,這條路如何走要看自己的選擇。許多人遇到了挫折便一蹶不振,有些人貪戀安逸生活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夢想。

有這樣一位詞人,原本仕途得意的他,因為在朝堂上敢于直言自己的想法而被小人所害入獄。出獄被貶的他并沒有從此一蹶不振,而是樂觀看待生活,積極為民謀福。他就是——蘇轼。

讀蘇轼的詩詞,不僅僅是能更加了解這個人,也能在一字一句中讀懂一些人生哲學。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大夢一場轉瞬即逝,曆史上有多少胸懷壯志豪情之人,最終也都會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前方的路再難走又如何,人孑然一身來到這個世界,隻要無關生死,都是小事。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聚散終有時,再見亦無期。在思念的時候擡頭看看月亮,心之所想之人,大概也正在擡頭,在同一片月光下思念着你。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墨雲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

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鈎。

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歌扇萦風,吹散一春愁。

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雨過天晴的景色,猶如重新振作起精神的我們的心情。陰霾已過,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吧。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有時問題找不到解決辦法,不是因為沒有辦法,而是當局者迷。或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見解。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

異鄉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

茱萸仔細更重看。

身在異鄉,能與知己相逢的日子隻手可數。在身邊時,珍惜;不在身邊時,期待。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戀愛之時的心思總是會變得很敏感,心愛之人的一颦一笑都會刻印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可多情的人又總是容易受傷的那一個,喜歡的心思若不被知道或珍惜,那是多麼令人失望啊。

蘇轼這八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水調歌頭》《江城子》《題西林壁》《蝶戀花》《如夢令》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望小橋流水。

田園生活最是令人向往,故鄉風景最是令人難忘。若能在故鄉過上與世無争悠然自得的生活,不乏也是一種生活态度。

蘇轼的職場對手王安石曾評價他為:“不知更百年,方有此人物”。讀過他的詩詞,了解了他眼中的世界便有些能夠了解為什麼王安石會做出如此高的評價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