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社會報」用情聚力創新扮靓“甜蜜的事業”

作者:廖昊

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多方融合,聚焦聚力提升婚姻服務新格局、用心用情培育婚俗文化新風尚,順應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實增強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全新打造婚姻家庭文化實踐基地

今年以來,徐州市民政局将婚俗改革試點納入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市域豐富的漢文化特點以及特色景區,打造婚姻家庭文化實踐基地。

邳州市以“愛情向往—浪漫之旅—鐘愛一生—執子之手—白頭偕老”沉浸式場景為主線,建造“紅楓”婚俗文化主題公園,為婚俗改革打造“一站式”婚俗文化體驗主陣地。

賈汪區将潘安婚禮小鎮、鳳鳴海景區伊甸園景點以及紫海藍山婚戀浪漫文化創意基地融為一體,形成“一體三翼”的室内室外婚姻服務與婚俗文化傳播基地,更好地滿足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泉山區斥資800多萬元,打造了花語路婚俗喜慶文化街區,高标準建設泉山婚俗展覽館,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改革,宣揚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建構健康文明的婚姻價值觀,摒棄大操大辦、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等舊俗陋習,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将婚俗文化打造成城市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力創新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近年來,市民政局通過公益創投、慈善項目立項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在主城區泉山區、雲龍區、鼓樓區、開發區婚姻登記處,通過引入心理咨詢專業隊伍,建立一站式、多元化、人性化的婚姻家庭服務機制,向婚姻當事人宣傳婚姻法律法規,普及和諧婚姻家庭知識,提升當事人婚姻家庭責任感。化解沖突糾紛,為有離婚意向的當事人提供适度調解,減少非理性離婚。據統計,今年共有166對離婚當事人經過輔導主動撤回離婚申請,200餘對當事人在接受調解後沒有繼續辦理離婚登記。

睢甯縣首創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三官一律”走進婚姻登記處,通過“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為有需求的當事人提供情感溝通、心理調适、糾紛調解、危機幹預、法律咨詢等服務。

賈汪區、邳州市等地依托婚姻登記機關設立心理輔導室,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創新和強化婚姻輔導“1+x”(婚姻登記機關+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心理咨詢師、專業社工等)的特色服務模式,開辦婚姻文化沙龍,将婚姻輔導從婚後幹預前置至婚前教育。

此外,各地還開展了婚前輔導、父母課堂、“99公益”主題沙龍等,通過多元化、多形式輔導和講座,積極普及家庭關系認知、非暴力溝通方法等,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婚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為服務對象處理婚姻家庭沖突提供解決方法與路徑。

全面建設高品質婚姻登記機關

市民政局着力建設優質、高效、便民的婚姻登記場所,提升婚姻服務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婚姻文化最美陣地。

泉山區以浪漫粉紅色為主基調,設定愛情斑馬線、櫻花大道、愛情彩繪牆、花池座椅、花瓣步道、轉角遇到love、愛情号列車、時光郵局、心形拱門等元素,打造室外頒證婚禮廣場、淮海紅娘基地等。

邳州市先後投入80萬元,對1200平方米婚姻登記處進行全面提升改造,設定了中式頒證大廳、母嬰室、婚姻輔導室、無障礙辦公區等,全力為群衆創造一個溫馨、舒适的登記環境。

為進一步滿足群衆的婚姻登記需求,睢甯縣婚姻登記處推出部門聯辦服務模式,通過“蘇證通”app平台、公安機關即時認證等方式,直接線上認證、列印相關證照,解決當事人因材料不齊全導緻多處跑、多次跑問題。同時,婚姻登記處和相關部門通過線上核驗的方式,替代原來紙質判決書、調解書、婚姻狀況更改等證明材料,精簡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

各地還嚴格落實“結婚一件事”一次辦,優化視窗服務各項流程,讓老百姓少跑路、變多次辦為一次辦。

全方位引領婚俗改革新風尚

徐州在提升婚姻登記機關硬體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強婚姻服務的文化軟體建設。

各地建立頒證制度,優先為“零彩禮”“低彩禮”新人頒發結婚證,倡導莊重簡約的新式婚禮風尚。

泉山區舉辦漢式婚禮文藝演出、頒證式婚禮、集體婚禮等活動,積極引導婚姻當事人參觀婚俗展覽館。

賈汪區定期舉辦以“泉新婚禮·愛滿泉城”為品牌的大型集體婚禮及相親活動,在全區舉辦為殘障人士、孤兒、低收入人群服務的特殊婚禮,倡導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睢甯縣定期舉辦“縣長頒證日”網絡直播活動,14.89萬名網友線上參與,在為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時,又宣傳了婚俗改革。

各地還通過編唱墜子書、柳琴戲、二人轉等多種藝術形式,把健康文明的婚俗觀念融入群衆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傳進社群、走進家庭,倡導婚慶喜事移風易俗、文明節儉。

【來源:江蘇省民政廳_媒體關注】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