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新聞記者曹永飛 記者 杜增格
蜜蜂在自然界中被認為是勞動模式,養蜂人是上司這些勞動模式的農民。
在泸縣泸州大道中段,有一家養蜂公司,悄悄地堅持了十多年,幾年前不為人知,隻能說是收支平衡經營,但今年紅色網絡的開始,企業在盈利的快車道上,這家企業就是河南大山有機食品有限公司, 近日,記者實地采訪了該公司。

電子商務帶來新的商機
園林式工廠,一塵不染的機器,繁忙的勞工,是山蜂産業給記者留下的好印象。在總經理辦公室,公司總經理勃艮第熱情接待了記者。
"我以前在縣畜牧局工作,然後響應上級的号召出海做生意,養蜂,賣蜂蜜都做過。2007年成立河南大山有機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任務是養蜂、蜂蜜、人工包裝,現裝置先進,員工100餘人,技術人員占20%,年生産蜂蜜2500噸。"特朗普經理高興地說,"幾年前的銷售管道主要依靠經營業務,僅全國就有500多家門店,如華潤萬佳、易初蓮花、美特好、世紀聯華都有我們的山品,近兩年由于各種影響,銷量一直在下滑,今年才真正有起步, 每天隻是和成千上萬的單身,足夠勞工忙着。"
記者了解到,大山公司原本隻做傳統的線下銷售,形式單一,甚至出現了勞工工資負擔不起的現象,去年在縣商務局的大力支援下,成立了電子商務營運中心,經過專家指導、教育訓練,員工熟練掌握網絡廣播、營運等促銷手段, 通過阿裡、淘寶、西瓜視訊、快手等多媒體直播帶貨,日單訂單4000餘單,月上線成交額達到8000多萬元。大山蜜蜂産業還被列為縣網紅創業實習基地、網品供應基地。
嚴格管理産品精益求精
在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思納的陪同下走進加工工廠中的房間檢視現場,勞工們正在抓貨、包裝、封口準備發貨,每個崗位都忙得不可開交。
在現場直播中,幾位女孩正在和網友介紹大山蜂蜜的制作工藝和優勢。
"我們的蜂蜜來源主要來自内蒙古、新疆、太行山等地,有多支專業的養蜂隊伍,常年跟着花兒放蜜蜂,再把優質蜂蜜送到工廠,這是标準化的GMP無菌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有嚴格的産品檢驗體系,還有專業的研發團隊, 公司的"和康大山"牌蜂蜜是河南省的馳名商标,也就是說,從蜂蜜源頭到餐桌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隻是客戶訂單的等待。劉主任詳細介紹了我們。
記者看到,除了普通的蜂蜜外,倉庫裡還有相同來源的食用蜂産品,如:生姜蜂蜜、山楂蜂蜜、蜂蜜膠等,據介紹這些産品不僅在全國各大藥企都有銷售,而且每天通過電子商務訂單發往全國各地, 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産品的追求。
甜蜜的事業是不同的紅色
關于如何做大做強企業,他說:"目前,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健康意識的提高,社會已經進入了大健康時代,有機食品和天然食品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睐,而蜂蜜作為一種純天然食品,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營養的,必須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 現在公司正計劃将500多家門店線下與線上相結合,逐漸發展成為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的消費系統,為了實作OTO新零售銷售模式,同時公司與百度、今日頭條、微信公衆号等新媒體共同推廣大山蜂業産品, 充分利用大資料,給客戶準确,擴大産品的知名度,讓更多的消費者愛上山地蜂蜜,吃山地蜂蜜,相信我們的甜蜜事業會更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