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巢起義.

《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七篇 隋唐五代

第十九章 黃巢起義

黃巢是唐末起義軍的領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黃巢歌詠菊花的詩。

黃巢起義.

黃巢(網絡配圖)

《一個叫黃巢的青年》

黃巢年輕的時候,到京城參加考試,可考了幾次,都沒考中,看到朝廷的腐敗,他心裡十分氣憤,就憤慨地寫下了首詠菊花的詩。

這首詩,跟黃巢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唐朝末期,經過藩鎮混戰、宦官專權、朋黨之争,朝政來越混亂。盡管唐宣宗比較清明,但也未能改變這個局面。宣宗死後,接下來繼位的是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此時的家到了垮掉的邊緣。

最苦的還是老百姓。連年不斷的天災,加上官僚和地主剝削,讓百姓到處逃亡,終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874年,也就是唐僖宗繼位這一年,濮州(今河南範縣地方有個鹽販首領王仙芝,聚集了幾千農民,在長垣(在今河南)起義。同樣也是賣私鹽的黃巢,也帶了一些人馬跟着起義。遍地的災民,平時都恨透了昏君和貪官,紛紛加入起義軍的行列。這樣,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朝廷知道後,指令各地将領鎮壓起義軍。可每次出兵都打敗仗,于是有人提議,把王仙芝招降過去。王仙芝官迷心竅,準備接受招安。這件事被黃巢知道了,他趕忙去找王仙芝,氣憤地說:“當初我們立下大誓,一定要把天下那些害國害民的壞人掃清。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功,你卻想去做官,你怎麼對得起這些弟兄!”

王仙芝被黃巢大罵一頓,不好公開投降。兩個人吵了一架,各自帶兵分開了。王仙芝往南,黃巢往北,再也沒有會面。不久,王仙芝被官軍包圍,打了一個大敗仗,自己也在戰鬥中送了命,隻剩下黃巢一支人馬,到處亂沖亂打。從黃河打到長江,接着又打到珠江,最後轉了一圈又殺回中原,與王仙芝剩餘的起義軍重新會合。這時,大家推黃巢為王,稱沖天大将軍。

黃巢起義.

網絡配圖

《唐朝滅亡》

之後,黃巢開始學着像朝廷那樣,也給部下封官,管理起義軍内部的事務。從此,起義軍才算有了組織的雛形。

880年,黃巢帶領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潼關。沒多久,起義軍就攻下了潼關,唐僖宗和宦官頭目田令帶着妃子逃往成都。而來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員全部出城投降。

這樣,黃巢在長安當了皇帝,國号大齊。長安成為起義的天下,黃巢也終于實作了自己的願望。

新政權雖然建立了,可并不穩固。黃巢能控制的地方非小,隻有長安及其附近的幾小塊地方。黃巢起義軍長期流動戰,原先打下的地方都沒有派兵把守。起義軍一走,這些地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的政權控制之下。

唐僖宗逃到成都後,并沒有就此止步,他迅速集結軍隊把長安包圍起來。幾十萬起義軍擠在長安城内,日子一長,糧食都吃光了。就在起義軍嚴重困難的時刻,黃巢手下一個叫朱溫的大将投降了唐朝。

與此同時,唐僖宗又調來了沙陀族酋長李克用的騎兵。李克用帶領沙陀騎兵,和唐軍一道作戰,擊敗了起義軍。

黃巢見形勢不利,撤出長安。一路上,他作戰老是失利,最後退到泰山狼虎谷,兵敗自殺。不久,唐朝近300年的統治徹底宣告結束。

《曆史檔案館》

唐代皇帝愛鬥雞

黃巢起義.

鬥雞(網絡配圖)

春秋時就有鬥雞遊戲。到了唐代,唐玄宗特别愛好鬥雞,在宮裡設有雞坊,養了1000多隻雄雞,并派500人去飼養馴教,連華清宮也設有鬥雞殿。在他的影響下,京城中的男女老幼都喜歡鬥雞,甚至還有因善于養鬥雞而緻富的人。民間有諺語說:“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之後,唐敬宗、文宗、宣宗、懿宗、僖宗等皇帝也成了鬥雞迷。鬥雞的習俗一直影響到五代的南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