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王李克用收李存孝為十三太保,封他為前部正印先鋒官,率軍前往中原征讨黃巢。從沙陀國到中原,遇到的第一座關城是雁門關。把守雁門關的大齊主帥是老将鄧奎,他的兩個兒子鄧勇和鄧猛在他手下擔任副将之職。鄧奎原先是鎮守雁門關的唐軍将領,看到黃巢的勢力越來越大,唐僖宗又逃往四川成都避難,覺得大唐已亡,為了保全全城百姓的性命,無奈之下舉關投降了黃巢,仍舊鎮守雁門關。
鄧奎父子鎮守雁門關多年,武藝出衆,足智多謀,在當地百姓心目中威望頗高,塞外敵軍不敢輕易進犯。鄧奎還有一個女兒,名叫鄧瑞雲,今年雖然剛剛十七歲,但自幼受高人傳授,習得一身好武藝,就連她的兩個哥哥都不是對手。鄧瑞雲不光武藝好,長得也漂亮,生就一副花容月貌、國色天香。
晉王李克用率軍打關的消息,流星探馬早已打探明白。鄧奎父子得到情報後,做好了迎敵準備。這一天,遠處煙塵四起,李存孝帶領三千飛虎軍,殺氣騰騰來到雁門關外。這是李存孝第一次帶兵打仗,心裡非常興奮。到達城下後,他躍躍欲試,顧不得紮營休息,便想到城下讨戰,與敵将見個高低上下。手下的四名副将反複解勸,李存孝就是不聽。
李存孝執意出戰,率軍來到雁門關外讨戰。城中的老帥鄧奎得到禀報,趕緊登上城頭觀看。看到唐軍風塵仆仆,面帶倦色,心說:“這個帶兵的愣小子大概是個外行,根本不懂用兵。遠道而來,不紮營休息,也不等大軍到來,就這點疲憊之師也想來打我的雁門關?簡直不自量力!”想到這裡,不禁有了輕敵之心。
老帥鄧奎見李存孝在雁門關外讨敵罵陣,欺他勞師遠來,疲乏不堪,想打他個措手不及,當即點齊五千人馬,三聲炮響之後,帶着兩個兒子鄧勇和鄧猛,殺出城來。李存孝見敵軍出關了,指令飛虎軍後退,穩住隊形。他也不跟身邊的四位副将打招呼,一拍墨麒麟,一晃禹王槊(畢燕撾俗稱禹王槊),飛馬沖出隊伍。
鄧奎父子列陣完畢,看到對面唐軍隊伍中沖出一員小将,身高不滿七尺,長得瘦小枯幹,渾身沒幾兩肉。手中的兵器倒很奇特,看得出分量不輕。可這個瘦小子能拿得動這麼沉的兵器嗎?兵器不會是木頭雕成的吧!想到這裡,更加沒他李存孝放在眼裡。鄧奎剛要出馬,鄧勇攔阻道:“爹爹,不用您親自動手。看孩兒打第一陣!這麼一個小雷公崽子,我一隻手就能把他擒來!”
鄧奎見鄧勇搶着出戰,也就不再堅持。鄧勇瞧不起李存孝,縱馬來到陣前。二人互通名姓後,鄧勇不再多言,高高舉起大刀,“呼”的一聲就砍了下來。李存孝舉起手中的兵器,一招“舉火燒天”,往上一架。刀槊相碰,李存孝覺得自己還沒使多大勁呢,就見鄧勇的大刀“嗖”的一聲,飛到了半空,好一會兒才落到地上。
鄧勇本想一刀就能劈死李存孝,可沒想到眼前這個瘦小子力大絕倫,自己被震得眼冒金星,胸口發脹,嗓子發鹹,差點吐血。不光大刀被磕飛了,低頭一看,虎口震裂,鮮血直流。他不顧疼痛,撥馬就想往回跑。還沒等他撥馬,李存孝猿臂一伸,一把将他的勒甲絲縧抓住了,輕輕往懷裡一帶,就跟抓一隻小雞似的,将鄧勇生擒活拿,吩咐手下将他綁了。
鄧勇與李存孝交鋒,隻一個照面就當了俘虜,在不遠處為鄧勇觀敵掠陣的鄧奎大吃一驚。沒等他反應過來,旁邊的二兒子鄧猛報仇心切,急着要把大哥搶回來。他沒跟父親打招呼,大喊一聲:“敵将慢走,将我兄長留下!”就催馬舞刀沖了上去。鄧奎再想攔阻,已經來不及了。
李存孝平生第一次打仗,就輕而易舉地活捉了一員敵将,心裡很高興。他正覺得打得不過瘾,見對面又上來一個不怕死的人,微微一笑,拍馬迎了上去。仇人見面,鄧猛不再廢話,舉刀就剁。可想而知,鄧猛的結局跟他哥哥一樣,在李存孝的馬前隻打了一個照面,也被李存孝走馬活擒了,兄弟倆到唐營做伴去了。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