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作者:Piconderoga7

後燕退守遼東,北魏占據河北之地,拓跋珪正式稱帝,拓跋珪和他的帝國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和後燕的戰争卻也極大消耗了北魏的實力,于是在之後的幾年中,拓跋珪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國内,對外除了一些零星的軍事行動,沒有大規模的用兵,北魏進入了相對穩定的一個時期。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與此同時,遠在關中的後秦也在姚興的帶領下逐漸走向強盛。姚興即位不久就徹底消滅了前秦的殘餘勢力,之後又把後秦勢力範圍向西擴充到天水郡,向北擴充到上郡。在天興二年(公元399年,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又開始蠶食東晉的領土,攻下洛陽,使得東晉淮河、漢水以北諸城,多請降于後秦。天興三年(公元400年,東晉安帝隆安四年)又擊敗乞伏幹歸,滅亡西秦。天興四年(公元401年,東晉安帝隆安五年),随着攻滅後涼,其餘諸涼也都向後秦朝貢,後秦國力達到了鼎盛階段,威服關中及秦隴。北方也呈現北魏、後燕兩國鼎立的局面。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雖然在此過程中,雙方沒有發生直接的利益沖突,但不和的種子卻早已埋下。首先是歸附後秦的莫弈幹收留了拓跋珪死敵,鐵弗匈奴部首領劉衛辰的兒子劉勃勃。之後拓跋珪又曾派北部大人賀狄幹帶着一千匹馬向後秦請婚,結果姚興以拓跋圭已經立了慕容皇後為由拒絕,并留下賀狄幹 。随着時間推移,這種沖突也慢慢演變為軍事沖突。天興四年(公元401年,東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二月辛亥日,拓跋珪派常山王拓跋遵和定陵公和跋率軍五萬進攻莫弈幹。天興五年(公元402年,東晉安帝元興元年)正月戊子日,拓跋珪又命材官将軍和突進攻黜弗、素古延等諸部。沒弈幹、黜弗和素古延等幾個部落都是後秦的附屬,對他們動武無疑就是挑釁後秦。但拓跋珪非但不在意這些,更是在正月庚寅日這天檢閱了手下的軍隊,并讓并州諸郡在平陽的乾壁城積聚糧草,拓跋珪做好了好後秦一戰的準備。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二月癸醜日,拓跋遵率大軍抵達高平,準備對莫弈幹發動進攻。莫弈幹自知不敵,就抛下部衆,僅帶着幾千騎兵與劉勃勃一起逃亡秦州。北魏軍盡管一直追到瓦亭,卻還是讓他們逃脫。于是就将高平的府庫積蓄及所有牲畜洗劫一空,并将這裡的百姓也盡數徙到平城。與此同時,北魏的平陽太守又發兵侵入河東,從東部威脅後秦。一時間後秦舉國震動,長安城内人心惶惶,關中地區的許多地方,白天也不敢把城門打開。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北魏這一系列舉動無疑激怒了姚興,于是他命人挑選精銳,訓練士兵,厲兵秣馬準備和北魏一戰。這年五月,姚興正式舉兵讨伐北魏,他派自己的弟弟義陽公姚平、尚書右仆射狄伯支率步騎兵四萬作為前鋒,姚興自己親率大軍緊随其後。後秦進攻的首要目标就是北魏囤積糧草的乾壁。姚平對乾壁城發起強攻,經過六十多天的激戰,終于攻克乾壁,并奪取了北魏囤積在此的大量物資。七月,拓跋珪也終于出手反擊了。他派派毗陵王拓跋順和豫州刺史長孫肥帶領六萬騎兵作為前鋒,自己親率大軍跟随在後面,前來迎擊姚平。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八月,拓跋圭到達永安,姚平派骁将率二百精銳騎兵前往偵查北魏大軍的虛實。長孫肥奉命迎戰,将這些人全部擒獲。姚平于是選擇撤退,但拓跋珪也率軍緊追不舍。八月乙巳日,拓跋珪在柴壁追上了姚平,姚平隻好守城自保,北魏軍則趁勢将其團團圍困。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得知姚平被包圍,姚興連忙親自率領四萬七千兵馬前去救援,姚興準備占據汾水以西的天渡,然後經由這裡運送糧食支援在柴壁堅守的姚平。北魏這邊,博士李先向拓跋珪獻計,應該趕在姚興抵達之前搶占天渡。拓跋珪于是下令增築重圍,内防姚平突圍,外拒姚興進攻。然後準備率軍奪取天渡,這時安同對拓跋珪說:“汾東有蒙坑,東西三百馀裡,蹊徑不通。興來,必從汾西直臨柴壁;如此,虜聲勢相接,重圍雖固,不能制也。不如為浮梁,渡汾西,築圍以拒之。虜至,無所施其智力矣。”拓跋圭接受了這個政策,在汾水西岸也設定重圍。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不出安同所料,姚興到蒲阪後,得知北魏軍在汾水西岸也設定了重圍,繼而忌憚北魏軍強大,結果拖了很久才進軍。之後姚興又如安同所預想的那樣,隻能硬着頭皮從蒙坑進軍。這就給了拓跋珪一個殲滅他們的好機會,八月甲子日,拓跋珪率領三萬步騎兵在蒙坑以南進攻姚興大軍,殺死了後秦一千多人。姚興被迫退兵四十多裡,姚平也不敢乘姚興接近的機會突圍,錯失了最好的逃脫機會。因為在這之後,拓跋珪派軍分據險要位置,嚴防姚興所部再接近柴壁。姚興當然不願就此認輸,他将主力駐紮在汾水以西,憑借山谷建起營寨壁壘,又把周邊的柏樹等木材捆縛在一起,從汾水上遊投放河中,使其順流而下,打算以此摧毀北魏軍搭在汾水上的浮橋,結果卻被北魏軍将木材撈上來當柴燒了。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到了十月,姚平已被圍困在柴壁幾個月了,糧草吃完了,矢盡也耗盡了,為求生路,姚平隻能集中所有兵馬向西南方突圍,姚興也在汾水西岸擺開架勢,舉起烽火及擂鼓作為響應。但令人奇怪的是,姚平和姚興都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原來他們的想法不一緻。姚興想讓姚平拼死力戰突圍出來,而姚平則盼望姚興能向北魏的包圍圈發動進攻,以此接應他們。就這樣,雙方隻能在原地叫喊呼應,卻都不敢逼近北魏的重圍。到這個時候,姚平自知突圍無望,自己也已無計可施,于是率領部下跳入汾水自殺。看到這一幕的拓跋珪派擅長遊泳的人去将姚平等人的屍體撈起來。至于還在留在柴壁城内的狄伯支、唐小方等四十多名将領和二萬多名士兵則都成了拓跋珪的俘虜。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汾水西岸的姚興也目睹了這一切,但他卻什麼也做不了,隻能坐視柴壁失守,姚平等人自殺。後秦全軍更是士氣低落,開始哀傷痛哭,哭聲震撼了整個山谷。至此後秦已無力再戰,姚興于是多次遣使求和,但都被拓跋珪拒絕,拓跋珪更是一度乘勝進攻蒲阪,好在有姚緒的固守使得北魏進攻失敗。就在姚興還在為怎麼抵禦拓跋珪煩惱之時,拓跋珪卻撤軍了,原來柔然又來搗亂了。#魏晉南北朝##曆史#

南北風雲——拓跋珪挑釁後秦,姚興舉兵讨伐,柴壁卻成後秦傷心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