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查令十字街84号

作者:喜行閱攝

在樊登讀書會裡面聽了幾十本書了,這是一第一本聽了想買的書。還順帶買了它的續集:《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

這本書據說火得不要不要的,看了一下我買的這個版本,自2016年出版以來重印了32次!

書的故事太簡單,就是二戰後美國一個窮困、單身、不知名女作家和英國一個收售二手書的書店員工兩地之間橫跨20年的書籍往來集。

1949年10月,美國作家海蓮·漢芙(本書作者本人)因為窮困無錢購買新書,便在世界上尋找廉價的二手書來讀,由此與英國茶令十字街84号的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建立了聯系,主要是與店員弗蘭克·德爾聯絡,最後也終止于弗蘭克·德爾因病去世。

往來書信也不是山盟海誓的情書,而是“業務往來”書信。但為什麼會風靡全球、受到衆多讀者吹捧呢?

那是因為這些購書業務往來書信不是冷冰冰的“公函”,而是充滿溫暖的關愛和關懷;他們之間除了生意往來之外,海蓮還用自己拮據的收入不斷地給食物短缺的店員們寄送東西,而店員們對她的回報就是盡力找到她所需要的每一本書。

二十年來,他們都陰差陽錯未能見面,而且往來書信也不是很頻繁(總共才收錄了二、三十篇信件),但在經曆了二戰創傷的歐洲人們的心靈需要溫情的撫慰,而孤身、窮困、無助的海蓮也需要這麼個看不見卻實實在在存在的關懷。是以,他們的故事産生了共情,溫暖了衆人。

我更特别一點感受是:海蓮其實是有機會去英國與她的筆友們見面的,但她一次又一次地“錯過”,很難說不是她的“故意”。為什麼呢?因為見面以後,這個故事也許就結束了。

人性使然!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的,而一旦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願望,就如登山一樣到達了山的巅峰,接下來就隻有下山了。

是以,正因為他們沒有見面,才會有這份永遠的遺憾和美好的期待伴随着他們——這個過程就像登山一樣——堅持、堅守、堅信!

還有,從海蓮角度來看,她不願意走幾條街迅速獲得自己想要的書(雖然她的理由是美國出版的書低俗,“又髒又醜”),而願意短則等幾個月、長則等數年,不遠萬裡從英國買書,說明她更在乎的不是書本身、而是享受尋書的過程或由此帶來的驚喜。如她所描述的,她收到的絕大多數書籍都裝裱精良雅緻,諸如“鑲金邊的皮面、上金漆的上書口……”“首版書”“光可鑒人的皮裝封面,古雅的燙金書名,秀麗的印刷鉛字……”這哪兒是書呀?分明就是藝術品!我讀着這些描述的文字都被感染了——這樣的書怎麼舍得翻開來讀!

“我把它端端正正地擺在案前,整天陪着我。”

“我不時停下打字,伸手過去,無限愛憐地撫摸它。”

“擁有這樣的書,竟讓我油然而生莫名的罪惡感。”

更有趣的是,店員們收到食品的感受與海蓮收到書的感受居然驚人的相似!

最後,海蓮向去英國的朋友發出了這樣的請求:“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号,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這幾句話,其實把海蓮内心深處隐藏的“秘密”和那最柔弱的情感傾瀉而出,令人悲憐……

查令十字街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