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振玉是中國甲骨學史上第一位研究甲骨文的學者(一)

羅振玉是中國甲骨學史上第一位研究甲骨文的學者(一)

羅振玉

旅順人都知道這裡曾有個東北地區最大的私人藏書樓“大雲書庫”,也知道書庫的主人羅振玉是個大學者,那麼他究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做了哪些工作,我們将用幾篇短文加以介紹。

羅振玉在甲骨文的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方面的貢獻是舉世公認的,但對于他何時開始進行甲骨文研究,甲骨學史家的意見大多認為是1910年他的《殷商貞蔔文字考》一書出版之後。吳浩坤、潘悠先生所著《中國甲骨學史》在介紹早期甲骨文研究情況時說:“甲骨文研究的初期階段,包括1899年至1927年近三十年的時間。其中,前十年的研究者僅孫诒讓一人而已。”稱孫诒讓為甲骨文研究前十年中唯一研究者的理由,是孫先生根據1903年劉鹗所編《鐵雲藏龜》中所提供的甲骨文資料,撰寫了解釋甲骨文字著作《契文舉例》。該書撰寫于1904年,但是在甲骨文研究的前十年内并沒有出版,而是13年後的1917年由羅振玉據手稿出版。羅振玉在1910年出版的《殷商貞蔔文字考》序中曾談到對該書的印象:“亡友孫仲容徵君诒讓,亦考究其文字,以手稿見寄,惜亦未能洞析奧隐。”從羅振玉行文的口氣看,對該書有些失望。我們推測,假如羅振玉本人對剛剛發現的甲骨文沒有進行過初步研究,或者說沒有一點心得的話,恐怕不會盲目地否定這一成果。但他當時究竟有哪些心得,人們又不得而知。是以将他排除在甲骨文研究前十年之外,是可以了解的。近年來旅順博物館在整理館藏羅振玉手稿時,發現了數條羅振玉寫于1901年的有關甲骨文研究劄記,經過認真分析,初步認定,這正是羅氏最早的甲骨文研究“心得”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