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振玉
旅顺人都知道这里曾有个东北地区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大云书库”,也知道书库的主人罗振玉是个大学者,那么他究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将用几篇短文加以介绍。
罗振玉在甲骨文的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方面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但对于他何时开始进行甲骨文研究,甲骨学史家的意见大多认为是1910年他的《殷商贞卜文字考》一书出版之后。吴浩坤、潘悠先生所著《中国甲骨学史》在介绍早期甲骨文研究情况时说:“甲骨文研究的初期阶段,包括1899年至1927年近三十年的时间。其中,前十年的研究者仅孙诒让一人而已。”称孙诒让为甲骨文研究前十年中唯一研究者的理由,是孙先生根据1903年刘鹗所编《铁云藏龟》中所提供的甲骨文资料,撰写了解释甲骨文字著作《契文举例》。该书撰写于1904年,但是在甲骨文研究的前十年内并没有出版,而是13年后的1917年由罗振玉据手稿出版。罗振玉在1910年出版的《殷商贞卜文字考》序中曾谈到对该书的印象:“亡友孙仲容徵君诒让,亦考究其文字,以手稿见寄,惜亦未能洞析奥隐。”从罗振玉行文的口气看,对该书有些失望。我们推测,假如罗振玉本人对刚刚发现的甲骨文没有进行过初步研究,或者说没有一点心得的话,恐怕不会盲目地否定这一成果。但他当时究竟有哪些心得,人们又不得而知。因此将他排除在甲骨文研究前十年之外,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旅顺博物馆在整理馆藏罗振玉手稿时,发现了数条罗振玉写于1901年的有关甲骨文研究札记,经过认真分析,初步认定,这正是罗氏最早的甲骨文研究“心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