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装在麻袋里的废纸,一页能卖一两黄金,这究竟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国曾经很强盛,甚至说是当时世界的几个强国之一都不为过。这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经济水平,文化制度等方面,也体现在许多科技的发明上,最为著名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在古代,科技虽然没有现在这样的高速发展,但是古人的智慧并没有受到限制,反而,很多曾经的发明都造福了现代的人们。在古代,有这样一件宝物曾经甚至因为人们每一注意到它的价值也差点将其遗弃,如今,这个东西价值连城。

被装在麻袋里的废纸,一页能卖一两黄金,这究竟是什么?

教育,一直都是很受重视的一个领域。我国有“少年强则国强的说法”,可见对教育的重视。在民国时期,教育也是当时政府非常看重的。但是当时也曾发生过一些闹剧。在当时,年代特殊,当时的政府财政受到影响,不得不想办法来补贴政府的财政支出。于是当时的政府便把一个宝贝卖了,这个事件,被后来的人称为“八千麻袋”事件。

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历史文物是很珍贵的,但是记载了曾经朝代的真实史料,可以说是比文物更加珍贵的宝贝,而真实的史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记忆,是花再多的钱都买不回来的。

被装在麻袋里的废纸,一页能卖一两黄金,这究竟是什么?

当时的政府卖掉的就是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明清两朝的中枢档案,政府将这些档案以4000银元的价格卖给书商,但是书商觉得这些档案并不值钱,于是将这八千麻袋的档案,被当作废纸一样丢在一旁。后来,我国的著名学者罗振玉知道这件事之后,花了12000银元又将这些档案买了回来。

罗振玉觉得,钱财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曾经真实的历史记载是独一无二,是这个世界上仅次一份再无第二份的珍贵存在,是比钱更重要的。而这些麻袋里装的不仅仅是历史资料,也是这个民族的记忆,对于我们了解真正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被装在麻袋里的废纸,一页能卖一两黄金,这究竟是什么?

而罗振玉后来也因为财政困难,实在无奈之下,又转手将这批档案卖给了李胜铎,最终以16000银元的价格成交。直到1929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才将这批档案从李胜铎手里买过来,花费了18000银元,最终用来历史研究。而这批档案,因为经过了多次辗转,有部分损失,十分可惜。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批档案终于得以归公,它的价值终于得以承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