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著名槍手大才子溫庭筠為什麼總倒黴?

65歲那年溫庭筠終于混進了國子監。

唐代著名槍手大才子溫庭筠為什麼總倒黴?

圖檔選自網略

以前都是别人出題考他,現在輪到他考别人了。判卷高興之餘,他把自認為好的試卷都張榜公示。貼出的這些考卷,全是些“憤青”寫的,不是針砭時事,就是嘲罵權貴。

這可惹惱了當朝權貴,很快溫庭筠就被踢出了京城。臨走時,許多舉子自發地為他送行。讨人嫌一輩子,終于有了個滿含人情味的結局。

溫庭筠的生平,跟宋代的那個青樓大詞家柳永 柳三變非常相似,但其文學成就則遠在柳永之上。他的詩與李商隐齊名,人稱“溫李”;他的詞與韋莊齊名,人稱“溫韋”。他還有一個雅号,叫“溫八插”,即答科舉試卷寫韻文時一次插手可成一韻,八次插手八韻即告完稿,比三國時代的曹植“七步成詩”牛氣多了。唐宋詞壇有個重要流派--花間詞,據說溫庭筠就是該派的祖師爺。

溫庭筠的老家本來在山西平遙縣長則村。

青年時跑到江淮一帶客居,碰到了時任常州刺史的史學家姚勖。公元826年,溫庭筠在揚州某妓院逍遙,與一陳姓妓女很是投緣,而這位妓女與姚勖也是老相好。姚大人也真是,好好的常州不呆,偏要跑到揚州來尋花問柳。這下子好了,冤家路窄,分外眼紅,捋起袖子就開打。溫庭筠是平頭百姓,孤身一人,姚勖是地方官,有一幫随從,這場架打下來,誰吃虧就不用說了。嚴重的後果是:溫庭筠不但被群毆,還被姚大人剝奪了常州居留權,驅逐回老家。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溫庭筠将近40歲時開始參加官員選拔考試,隻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政治鬥争之害。當時,溫庭筠是莊恪太子的門客,因為楊賢妃的讒害,莊恪太子左右數十門客或被殺或被逐淘汰殆盡,随後莊恪太子也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溫庭筠之是以能夠得以幸免,與嫖娼被群毆有關,哪還指望中進士?

支援楊賢妃打擊莊恪太子的一幫官員,也是在妓院與溫庭筠碰上的。那一次不是因為争風吃醋,而是黨派鬥争。争奪頭牌妓女,不過是外在的表現形式罷了。

看過流氓無賴鬥毆,很少見過文人打架。史書上的記載亦語焉不詳。據趙炎分析,群毆肯定是發生了,溫庭筠也吃了大虧。此後,他在鄠(今陝西戶縣)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 到底是真病了,還是被打得起不來床,不得而知。

第三次被群毆,是鹹通四年(863年),此時溫庭筠已經63歲了,窮得要命。本來在襄陽節度使徐商手下做巡官(相當于幕僚參謀),有吃有喝有得玩,可是兩年前,徐商“诏征赴阙”,溫庭筠飯碗丢了,隻好去了江東。 次年冬又回到第一次被群毆的淮南。

史書說:“(溫庭筠)因窮迫乞于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小兵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掉了。中唐以後,京城及各地重要城市有“夜禁”之法,大街上不得見行人。也就是說,你若是在妓院娛樂,隻能玩通宵,天亮才能回家,半夜回家走在街上就犯法。

當時令狐绹由宰相位出鎮淮南,這位令狐宰相與溫庭筠也有過節。他曾經請溫庭筠代寫詩文讨好皇帝,并要求溫庭筠給他保密。

可是溫庭筠四處炫耀自己給宰相當過槍手,使令狐宰相顔面大損。還有一次,唐宣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讓未第進士對之,溫庭筠以“玉條脫”對之,宣宗很高興,予以賞賜。令狐绹不知“玉條脫”典故出處,就問溫庭筠。溫庭筠告訴他出自《南華經》,并且說:《南華經》并非僻書,相國公務之暇,也應看點書。言外之意說令狐绹不讀書。是以令狐绹恨他恨得咬牙切齒。

溫庭筠被巡街小兵群毆,氣惱得暈頭轉向就去找令狐绹告狀。雙方對質公堂,兵丁極言溫庭筠“狹邪醜迹”,令狐绹聞之捋須而笑,并未處置打人的兵丁。溫庭筠嫖娼被群毆打掉了牙的新聞傳到京師,弄得滿城風雨。溫庭筠隻好親自到長安,緻書公卿群友申說原委,為己雪冤。

時有高官子弟裴誠 令狐滈等,都是溫庭筠被毆打的見證人,看令狐绹公報私仇,使得溫庭筠如此狼狽,很是不忿,就聯名上書朝廷,為溫庭筠說好話。鹹通六年(865 年),皇帝為了安撫溫庭筠,就诏令他出任國子監助教,可惜好景不長,次年即被貶方城尉,死于赴任途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