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愁》</h1>
在世俗的眼光當中,表親是不能結婚的,但是卻有一個人不僅打破了世俗的觀念,而且與自家表妹結婚後,恩愛纏綿六十一年,這個人就是當代著名的作家餘光中。

餘光中先生曾任教于台灣與香港多所大學,擔任過中文系主任、教授、院長及研究所所長。在引言那句“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也很好的說明了餘光中是一位愛國之人,盼望祖國統一。
不僅如此,餘光中是一位非常愛惜女兒的父親,他曾經為女兒們寫過一篇文章,表示會将自己的女婿們當作“假想敵”,而且不允許女婿将自己的女兒們輕易的帶走,他還将女婿們比喻成“偷摘水果”的路人,而将自己的女兒們比喻成樹上嬌嫩的水果,其實與其說路人偷摘了水果,不如說水果也有自己瓜熟蒂落,被路人撿起的一天。
而餘光中與妻子的愛情,正是因為他們雙向奔赴,兩人才能夠長久。餘光中和妻子是遠房表兄妹,兩人的母親本是堂姐妹。他的妻子名叫範我存,14歲的時候與17歲的餘光中相遇,記得見面前,範我存的母親總在範面前誇表哥學習好,文化很高,這一說法才讓範見面後,多瞄了幾眼。當時青春懵懂的兩人,遇到彼此時,已經一眼淪陷,又是青澀迷茫的年紀,還不知道愛情是何物,直到眼前這人讓自己有了不一樣的思緒。
無論是餘光中還是範我存,兩人都是羞澀腼腆的人,餘光中在離開表妹家中之後,親自為她翻譯了一本國外著作《梵高傳》,并且通過信件的方式寄給了範我存,收到信件的她欣喜若狂,原以為這是表哥給自己的情書,卻不曾想打開後竟是一本外文著作的翻譯,她的文化水準不高,不像餘光中那樣滿腹經綸,飽讀詩書,但是即便如此,她還是覺得餘光中很有文采,兩人心有靈犀,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
由于兩個人所處戰争紛繁的年代,是以沒有辦法一直在一起,加之範我存身體虛弱,又患上了肺病,根本無法上學,隻能靜養在家中。是以餘光中決定,沒事就到她家裡去給她念一些文學作品,并且借由這個機會跟表妹好好相處,還在自家的樹刻上了“YLM”翻譯為“餘愛咪”,咪咪是範我存的小名。
随着兩人漸漸磨合,雙方的父母也發現不對勁了,餘家父母很是嫌棄範我存身體虛弱,學曆不不高,無法接受這樣的兒媳;而表妹家則認為餘光中像個書呆子一樣,一點也不靈氣,所有當時就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反對。雖然兩人的感情受到了兩位家長的反對,最後家長還是拗不過他們的堅持,還是選擇讓他們走到一起了。
在兩人堅持下,終于在1956年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當時許多的友人都前來祝賀,并且希望這對新人能夠白首相依。而剛剛結婚的時候,範我存的身體還是非常虛弱,直到将女兒虞山生下來後,她的狀況才有所好轉。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其實非常穩固,并沒有父母所想的一個書呆子,一個文化不高而導緻争吵,反而是範我存在生活當中體貼溫柔,而餘光中也細心周到,兩人男才女貌。
直到後來範我存中生下了四個女兒,慶幸也沒有因為表親關系,導緻太多的遺傳問題,家裡也熱鬧了起來,兩人攜手共度六十餘載,夫妻生活一直非常和睦。其實也有人詢問餘光中如何保鮮自己的婚姻,餘光中表示自己和妻子都是抗戰時期的兒女,是以在革命上有着志同道合的想法,自然也就能夠和睦相處,但如果兩人之間心生嫌隙,彼此嫌棄,那麼也沒有辦法更好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