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大雲山航拍圖)

堡面前鄉位于湖南省邵東市東南邊,是邵東市最偏遠的鄉,境内有湖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大雲山景區。“堡面前”中的“堡”(pù)字音、義同“鋪”,經常被人誤讀成bǎo。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邵東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說堡面前,許多人不一定知道在哪;講大雲山,很多人都知道怎麼走。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左為大雲山鴨婆石,右為夫子石)

大雲山,因形似頭大水牛,最初的名字實際叫大牛山(後來不知何因改成現在的稱呼),是邵東市第一高峰。從大雲山座落在邵陽市(邵東市屬邵陽市管轄)的方位來看,東與衡陽縣接壤,南與祁東縣(以前屬祁陽)交界,“一腳踏三陽”。

大雲山景觀豐富,有雞冠峰、擎天柱、一線天、鴨婆石、夫子石、五指峰、如來佛掌、姊妹石、獅子石、仙人斧、仙人橋、青蛙石、叫化岩等有名的自然景觀;有申泰芝煉丹洞、王夫之結廬處、六仙殿、劉兆鵬練功場、裡外喽城、古代炮樓、周氏和劉氏宗祠、茶馬古道等衆多人文景觀。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大雲山一線天)

山無水沒有靈氣。大雲山的水,堪稱一絕。大雲山山腰有一條長300米、寬2米的天然石河(又叫天河),長流不息;遇上暴雨,河水奔流直洩形似白練,十分壯觀;六仙殿背後巨石下流出的一股泉水,冬暖夏涼,清冽甘甜,水質非常好(據說山下的5個百歲老人一直堅持飲用),一年四季從不間斷,且水量很大,能灌溉千餘畝農田。

山因人而名,人藉山而赫。曆史上,有多位名人都曾在大雲山生活過,離開大雲山後更是聲名遠播: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王夫之像)

其中唐朝道士申泰芝是一個。《雲阜山申仙翁傳》說神泰芝自幼敏而好學,通曉六經,長期在邵東境内的大雲山、佘湖山隐居煉丹修道,為百姓采藥治病,名達京城。唐玄宗曾诏他到長安,賜号大國師,封“妙寂真人”。後來他請求傳回邵州,繼續在大雲山、佘湖山修道,救濟百姓,終于肉身飛仙。大雲山至今有他采藥煉丹生活過的遺迹如妙峰庵和煉丹洞等;大雲山下的許多群衆會采草藥治病,據說都師承申泰芝。

如果說申泰芝有傳說的成份,當不得真的話。王夫之,是有史可查的曾在大雲山生活過的曆史名人。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據王夫之年譜記載,王夫之參加反清起義失敗後,到大雲山隐居将近一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做過什麼我們已無從考察。可以探究的是,王夫之離開大雲山後,思想觀念和行為發生很大變化。在清醒地認識到反清複明無望後,王夫之拒絕高官厚祿的邀約,緻力于治學著書,留下許多著作。有人認為,王夫之此後的行為及著作中的經世緻用的哲學主張等,可能與他大雲山避難時的生活經曆有較大的關系。

這一點,從王夫之留下的珍貴文物中可以略見一斑:王夫之僅存的兩幅草書之一,是《大雲山歌》,可謂是難得的珍品情。他留存的散文非常少,其中一篇便是《小雲山記》,裡面有近半篇幅介紹大雲山......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大雲山下茶雲周氏祠堂)

從大雲山走出的堡面前人,僅在清朝末年就出了兩個名人:

一個是劉庚先(字樹濤)。劉庚先是邵東曆史上屈指可數的舉人,後東渡日本留學,加入同盟會,在辛亥革命、護國戰争中先後擔任廣西都督府秘書長、湘粵桂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等職,功績顯赫。

另一個是著名劉兆鵬(字朝鵬)。在堡面前、靈官殿等古中鄉地區,劉兆鵬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據邵東縣志記載,他自幼家貧,以砍柴伐竹為生,被黑虎教武林高手羅六鐵收為弟子,盡得其武功真傳,尤其擅長氣功,袒腹能接受油錘重擊,赤手能攔截烈馬,“蓋晚清近數十年來,資湘間名手也”。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右一為劉兆鵬,右二為劉健吾)

尤其讓人稱頌的是,劉兆鵬一生行俠仗義。1889年,他結識民族英雄賀金聲,參與縣團練事,維護鄉裡治安,土匪、惡霸、地痞銷聲匿迹。1902年,賀金聲招兵反洋,被湖南巡撫俞廉三誘捕殺害,劉兆鵬也遭通緝。他冒死背負賀金聲12歲的兒子賀振綱出走,輾轉雲南和貴州等地,曆盡艱辛将他撫養成人。

在雲南生活期間,劉兆鵬結識了同為邵陽老鄉的蔡锷和孫中山的保镖杜心武等革命黨人。後來,在他們的影響和邀請下,他答應盡快回到家鄉,召集原來在家鄉參加賀金聲起義的那支隊伍中的徒弟們和“哥老會”會員,一起來參與孫中山上司的革命。1909年,他将快要成年的賀振綱送回其老家,交由其親人培養,以保賀金聲有後。在傳回故鄉堡面前的途中,他被最信任的徒弟申得來出賣,被府縣偵派50餘槍兵在芽江沖圍攻射殺。據說他“腹胸數處中彈,僵而不倒,清兵不敢近。”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追認他為陸軍忠将。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劉兆鵬的第二個兒子劉健吾(字廷傑)23歲應軍門載先元聘奉令平服廣東廉山“瑤匪”,賞授六品軍功,後又再次奉命到廣東請饷兼擒匪徒,因軍功突出被請政府授予五品藍翎候補三江協左營守,民國元年被湖南寶靖招撫使譚心休“考授管帶衛隊官”湖南守備第二區區長,民國二年被趙春廷師長挑選為副官兼帶傳令兵,官至國民黨陸軍中校。據傳其後來支援抗日和革命,參加了湘中支隊張大野的部隊,被國民黨軍統的人下慢性藥中毒而亡。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堡面前和大雲山,在近現代史上也留下了精彩的一筆。

1949年9月,橫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衡寶戰役拉開序幕。10月6日,人民解放軍158師等部隊按照上級指令,從衡陽市井頭鎮和邵東市水東江方向進入堡面前追擊國民黨白崇禧主力部隊。其中一支部隊沿大雲山六仙殿等地往靈官殿神前洞方向進發,另一支部隊經堡面前八十年村、榮興村、堡面前村和大雲村向靈官殿原白麓村方向追擊。在堡面前和靈官殿交界的泥口坳,國共兩黨軍隊發生激戰。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人民解放軍成功擊退敵人,為我軍在後來的祁東縣黃土鋪鎮全殲國民黨白崇禧的主力部隊争取和赢得寶貴時間。令人惋惜的是,在這場追殲戰中,人民解放軍158師某團某連連長鄭紹富等十餘名指戰員壯烈犧牲。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堡面前圍繞大雲山,念山字經,做發展文。旅遊觀光、生态農業、扶貧工廠中的房間成為振興鄉村經濟的三駕馬車。蕃薯粉絲、幹筍、土豬肉、五彩米和大雲山礦泉水成為享譽市内外的拳頭農産品。以劉兆鵬的黑虎拳為藍本的“中湘劉氏國術”,于2019年被準許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成為堡面前國小三年級以上學生的課間操,多次在邵東市的各種比賽中獲獎,并被湖南都視等頻道報道。

2018年9月,中國第一屆農民豐收節前夕,中央台專門來堡面前和大雲山拍攝節目。爾後,中央7台“美麗中國鄉村行”播出“鄉村振興看中國-----尋奇品鮮遊邵東”專題片,堡面前的舞草龍、竹筒雞、面子肉和大雲山的何首烏等,均在鏡頭中出現。

中央7台播出過,為王夫之避難處,申泰芝煉過丹,誰知道是哪裡?

一、特别鳴謝:本文得到陳勝喬、張飛華、周文榮等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文中有部分資料來自陳勝喬所寫的系列文章,圖檔來自網絡或邵東那些事等諸多熱心人士,在此深表感謝!

二、特别聲明:本文不代表本平台同意作者或本平台觀點,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平台删帖。如轉載,請事先和本平台聯系,在征得本平台和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三、《鄉土邵東》意在推介鄉土,傳承人情。記錄鄉土的小文,為自身寡聞,未經調查考證,屬随心塗鴉,失實、偏頗和錯謬之處難免,歡迎方家指教勘誤。同時,敬請有雅興者關注、關心、分享、賜言、賜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