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句話雖然無情,但卻非常現實,自古以來有不少人也正是落下如此下場,例如:韓信、彭越、臧荼等人雖然功勞卓絕,但是最終還是難免一死。

作為臣子,要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就猶如,蕭何、張良一般。懂進退,知天理,同時隻有這樣才能為主所重用,自己也才會得到善終。
三國蜀主劉備,劉皇叔,或許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之下,很多看官朋友或許覺得劉備隻是一個會收買人心,會哭、會跑的主公。
但曆史上真實的劉備,他可是一位德才兼備、魅力非凡的主公,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就猶如當年為了打敗劉璋,劉備他甯可犧牲掉自己的頂尖軍師龐統。在與龐統分工之時,劉備特意把的盧寶馬贈與龐統,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敵人以為騎的盧馬者就是他劉備本人。
再者就是,當年被曹操追擊,劉備為了逃命,他是跑在最前面的。就連妻小,劉備他都沒來得及顧上。後來,還是趙雲拼死救回了小阿鬥。在趙雲順利回歸之後,劉備為了收買趙雲的心,卻又當着趙雲的面把小阿鬥給狠狠摔在了地上。
再者就是劉備在成功進入占據成都之後,為了迅速穩定内部勢力,他是不惜迎娶了寡婦吳氏為妻,你能說皇叔他是庸主?廢才?
通過上述三件事情,不難發現劉備的确不是一般人,為成大事,他絕對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舉動。
不過可惜的是,劉備雖然受龐統、諸葛亮、法正等人的影響,但最終他卻沒能匡扶漢室!隻能歎息于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
不過話又說回來,劉備生平至少是有2次機會可以匡扶漢室成功的。
第一次機會:與關羽聯同北伐,當關羽開始出兵攻打曹仁之時,迅速派遣兵士支援關羽。避免關羽單線作戰,而曹操大軍尚在長安一帶,如果劉備及時發兵攻打曹仁,相信曹仁已經被打敗。
如此一來,曹魏中原門戶被打開,劉備便可以聯合孫權慢慢蠶食曹魏。但在此期間,需要與孫權保持良好的關系。如此一來,諸葛亮《隆中對》戰略,便可以正常進行。
第二次機會:東征孫權之時,帶上諸葛亮、魏延等。衆所周知,在關羽北伐失敗之後,劉備是為關羽出兵東吳,原本打算報仇雪恨,但是劉備卻中了陸遜一把大火,陸遜這把大火不但讓劉備損兵折将,同時也讓劉備被迫提前退休。
如果當時劉備帶上了諸葛亮、魏延等人,相信可以避免在夷陵被火燒。非但如此,如果諸葛亮、魏延、趙雲等親自出馬,還有機會打敗東吳,進而讓劉備并取兩國之兵,那麼,後面便可以慢慢收拾曹魏了。
這兩次機會對于劉備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然而劉備他卻白白錯失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如果劉備成功抓住機會,匡扶漢室成功,那麼劉備亦将會第一時間處理掉團隊之中的三位功臣!</h1>
當劉備成功匡扶漢室之後,他到底要除掉哪三位功臣呢?
第一位:關羽
關羽,字雲長。乃是劉備集團最早的合夥人之一,這裡用了一個關鍵詞叫,”合夥人“,為什麼說關羽是劉備的合夥人呢?很簡單,第一關羽從來與劉備不分你我、早期的劉備無論多麼困難,關羽也都一直跟随其左右。
自黃巾起義到漢中之戰長達35年的時間,關羽也都在為了劉備的事業而奉獻。那麼,像關羽這樣一個可靠的隊友,劉備為何會在成功得到天下之後,将他除掉呢?原因有二。
其一,關羽擅自出兵而且打了大敗仗,緻使國力大損!
關羽當年在沒有經過劉備、諸葛亮等川蜀高層同意之時,便直接揮兵北伐,而且最終是大敗而亡,此舉不但讓蜀國士氣大衰,而且也導緻整體兵力、國力開始走下坡路。
試問,作為老闆的劉備他豈能不管不問,如果關羽沒有死于戰事。而是成功突圍到成都,相信劉備也會把關二爺打入特殊的用人通道。有戰事則上戰場,如果戰事一旦平息,那麼劉備就隻會追究關羽的冒進之責。
同時關羽居功自傲,搞關門主義,這樣很容易惹怒其他盟友,包括周邊的官員、将領。
其二,關羽太難壓制。
還記得當年諸葛亮勸劉備處死劉封之時,對劉備說了這樣一句話:“封剛猛,恐易世之後難制禦”,劉備聽後,便直接下發了處死劉封的告知書。
而關羽相比劉封來說,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論是地位,還是個人能力,也都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劉備有朝一日,能夠成功匡扶漢室,相信劉備也定會除掉關羽,就像當年漢高祖劉邦,對于韓信一樣。
或許有的看官朋友會說,關羽是劉備的鐵哥們,劉備不太可能處死關羽。如果你這樣認為,或許是你所站的角度、格局不一樣!
第二位:馬超
說到馬超,或許很多看官朋友都會有一個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馬超在巅峰時期投奔劉備,然而僅僅在7年之後,便去世?這是什麼情況?很簡單,馬超在投奔劉備之前,把曹操打得丢袍、割須。
然而,在馬超投奔劉備之後,僅僅7年便去世,馬超在去世之時年僅46歲。對于身強體健的武将來說,馬超他的死因是什麼?其實關于這一點,在《三國志》之中也有所提及,有一個關鍵詞叫,“常懷危懼”。
常懷危懼這便是馬超在投奔劉備之後的一個生活常态,試問一個勇冠天下的大将,常年過着這樣的生活,想要帶兵沒有,想要自由從事軍事行動同樣沒有!
對于馬超來說,雖然找到了一個安家的地方,但是他過得并不舒心,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馬超很有可能是憂郁而死。
如果馬超有幸能夠活到劉備成功匡扶漢室的那一天,等待他的最終結果也隻是死路一條。
馬超,後期成為劉備的親家,即使如此,馬超在劉備得天下之後,也難免一死!為什麼呢?原因非常簡單。
馬超在劉備心裡,仍然是一個不可信任的将軍,背君、棄父的标簽一直在馬超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在馬超投奔劉備之後,會被安排一個虛職的真正原因,劉備他可不傻,他不會是第二個丁原,更不會是第二個董卓。
是以,馬超除了在投奔之前,受到劉備重視,劉皇叔親自給馬超兵力支援,讓他幫忙攻打成都。除了這一次之後,馬超再無單獨帶兵作戰的機會。
其實劉備的态度已經非常明确了,他擺明了圈養馬超,如果哪一天劉備覺得馬超沒用了,或者是威脅到後方了,肯定會直接除掉。如果劉備真的當了天下之主,相信劉備也不會顧及什麼親不關家的面子了。
第三位:魏延
魏延在投奔劉備之時,便被諸葛亮下達了“危險通知書”,意思就是說魏延這個人太危險了,為了自己利益,可以殺掉舊主韓玄,繼而獻其土地,如此不忠、不義之人,諸葛亮下的結論就是此人日後必反!
對于諸葛亮之言,劉備他不可能不放在心上,雖然之前重用魏延守漢中,但是一旦劉備成功匡扶天下,那麼魏延也就是死路一條。
為什麼呢?很簡單,劉備他不會養一個不忠不義之人,像魏延這樣的人,劉備實在沒辦法完全把控他。對于劉備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除掉魏延,一勞而永逸。
是以綜合來看,如果劉備真的有機會一統天下,他首先會除掉,關羽、馬超、魏延三人。而作為劉備首席軍師的諸葛亮,他是最能看破其中緣由的,隻不過諸葛丞相,看破不說破!特别是對于魏延、馬超二人而言。各位看官,都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