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郭思琦 蟻璐雅通訊員 粵仁宣
廣府、潮汕和客家粵菜三大分菜系同場比拼;煎、炒、蒸、煮,超百位“粵菜師傅”同台過招。11月2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産業文化交流活動在汕頭開幕。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香港、澳門地區共135名廚藝大師雲集汕頭同台競技。
23支隊伍135位大廚同台競技

比賽現場
記者了解到,第四屆“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共有來自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區,吸引了共23支隊伍約135人同台競技。競賽采用個人賽方式進行,設立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兩個競賽工種,每個競賽工種分别設立粵菜名廚組和粵菜新秀組兩個組别。
其中,“名廚組”的選手均為粵菜的能工巧匠,不僅有着豐富的工作經曆,還代表着粵菜的較高水準;“新秀組”的參賽選手則來自全省技工院校或職業院校烹饪專業全日制學生精英,是“粵菜師傅”最好的傳承苗子;各地參賽選手通過公開報名、激烈選拔或行業協會精選推薦産生。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賽事中,不僅将粵菜當中的“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菜系全數納入其中,還在幹炒牛河、潮汕牛肉丸、客家腌面三大粵菜小吃作為中式面點的指定比賽題目。
在中式烹調師項目裡,魚成為指定菜肴之一。粵菜工匠組選手的指定菜肴主料是石斑魚;而新星組,則指定使用桂花魚。
對于好講意頭的廣東人來說,逢年過節,魚是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如何把一道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菜肴做出新意,就得考驗廚師們如何烹饪出别出心裁的美味。
現場連線“以食為媒、以僑為橋”
“讓世界愛上廣東味”,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今年已是第四屆。每一屆都吸引了大批粵港澳名廚大師和廚藝新秀參賽,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支援。大賽活動已成為聯結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紐帶和展示嶺南文化的亮麗名片。大賽既是為廣大“粵菜師傅”搭建展示廚藝技能風采、傳承弘揚工匠精神的舞台,也是對全省“粵菜師傅”工程實踐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閱和展示。
本屆大賽具有一系列創新和突破。本次活動,将首次釋出全省粵菜名廚、名店、名品“三名”入選名單。此前評選的“粵菜師傅”四星級、五星級名廚将正式亮相。
活動通過粵菜名廚、名店、名品“三名”的釋出,樹立行業标杆,引領示範帶動粵菜産業高品質發展。并舉辦“百廚群英會”展示,現場邀請100名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參加,大師們現場制作菜肴,展示拿手菜品和絕技絕活,充分展示廚藝和個人風采。
大賽期間,還設定了“粵菜師傅·四海同享”全球連線環節。“以食為媒、以僑為橋”現場連線五大洲海外華僑華人,分享海外粵菜故事,彰顯粵菜文化“四海同享”的獨特魅力。(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呂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