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世界走勢如何?李光耀曾經做過五個預言,現在看來還是比較準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盡管中國崛起,但未來幾十年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h1>
相信這個大家不會有什麼意見,目前來看,美國的實力依然是高出一大截,最近的諾獎,美國人包辦了大部分,說明美國還是世界科技中心。美國也依然是世界移民中心,世界級的優秀人才還是往美國跑。如果美國自己不出昏招,再當老大五十年不成問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歐洲将走向衰退,歐元區可能解體。</h1>
歐洲衰退的主因是走向了福利社會,不上班就可以過上比亞洲地區一個勤勞工作的人更體面的生活,這是歐洲社會讓人羨慕的地方,但同時也将使歐洲活力喪失,最終失去競争力。
還有一些外籍移民,歐洲一些國家的人口結構都開始發生了變化,比如法國。這些人不少都是吃福利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日本看不到希望</h1>
原因之一是日本社會在人口老齡化。但是,日本現在的人口生育率其實比中國還要高一些了。中國現在正在人口普查,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如何,馬上就會有結果。
最後,李光耀認為,随着中國的崛起,日本将走向平庸。
在曆史的長河中,日本一直是一個比較平庸的存在,在近代因為率先改革走向了強大的道路,這其中伴随着侵略。
現在的日本在科技上依然有很強的實力,但巅峰期已過,日本未來應該就是東亞的英國,一個富有的島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北韓半島,短期内不可能統一。</h1>
最近文在寅表示“南韓與美國應聯合宣布1950年至1953年的北韓戰争正式結束”
什麼意思呢?就是1953年簽署的《北韓停戰協定》,隻是一個軍事上的停戰協定,南北兩方并沒有簽訂和平協定,等于兩國還處在戰争中的停戰狀态。
文在寅希望簽下和平協定,意義之一,就是把目前的狀态正式确定下來。也自然結束南方要統一北方,北方要統一南方的戰争沖動。北韓半島的現狀在法理上更為順暢,那北韓半島自然不可能統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印度受曆史文化的影響,很難和中國一樣崛起。</h1>
印度受到了什麼樣的曆史文化影響導緻無法崛起呢?其一就是印度在曆史上來說,地理概念更多于國家概念。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僞裝成國家的文明,那印度可能就是一個僞裝成國家的地理區域。
泰戈爾就說:“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而是一個地理概念。”
印度是大大小小土邦的結合,國内有四百種語言,從本質上講,它更像歐洲。如果不是英國,印度這個國家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
現在印度已經出現了,怎麼維持下去?必然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标。從宗教上是印度教,但印度還需要強烈的民族主義來支援。是以印度向來都很高調,一直以世界第三自居。印度對巴基斯坦,對錫金,對尼泊爾,對不丹,包括對中國,種種的強勢,其實都是為了内部的凝聚。
是以,印度常常打雞血,但這種打雞血的行為又不可持續,總有疲勞的一天,如果内在沒有真正的文化凝聚力,價值觀的凝聚力,印度要真正的強大起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印度的種姓制度也影響着印度的發展,印度人才流失也很嚴重。印度人一面自豪自己的人才在美國混得很好,但混得越好,越證明國内沒有吸引力。
今年疫情,印度也沒有控制好,原本很多印度的訂單又回流到了中國。
最後,李光耀對中國的判斷是:将保持現有的狀态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