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繼文學、戲劇、舞蹈、音樂、美術、建築後的第七大藝術,自誕生之初起就有着不同尋常的特殊性,每一次電影工業的躍遷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創新。
如果說早期的可動畫面《朗德海花園場景》、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所攝标志電影誕生的《火車進站》(圖1),這些影片作為無聲黑白片還無法挑戰戲劇等傳統大衆娛樂藝術的地位,那日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電影完美诠釋了其現代科技和藝術綜合體的優勢,一個個動人的影像瞬間廣為流傳,電影藝術俨然已成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之一。

圖1: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第一次放映了《火車進站》影片,标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從無聲到有聲
在最初誕生的20年間,電影一直處于默片時代(圖2),聽覺的缺失使得默片的視覺風格帶有很強的時代烙印,除了偶爾出現的字幕,演員需要依靠大量的肢體動作和誇張的面部表情來傳達角色的内心活動,以吸引觀衆長時間的注意。
圖2:《摩登時代》,查理·卓别林導演并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于1936年2月25日上映。
世界第一部有聲劇情片是1927年華納公司的《爵士歌手》,該片讓瀕臨破産的華納扭虧為盈。随後,華納兄弟采用了由Western Electric開發的膠片攜載聲音技術,這一技術需要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電影,這也是現如今行業的标準放映速度。至此,電影真正意義上從視覺藝術轉向了視覺和聽覺并重的視聽藝術。
從黑白到彩色
其實電影人在最開始嘗試彩色片的時候彩色膠片技術尚未成熟,隻能通過在膠片上一幀幀手工上色去制作,喬治·梅裡愛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圖3)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的。電影人對于彩色畫面追求的這種迫切願望促使技術從業人員不斷地改進彩色膠片技術,在影史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電影《浮華世界》問世後,上世紀40年代的好萊塢導演們紛紛加入了創作彩色電影的行列,随後柯達公司将三層染色集中在一卷膠片上的單帶伊斯曼彩色膠片處理技術被發明,彩色膠片性能也逐漸完善,直至彩色片在60年代成為影壇主流。
圖3:《月球旅行記》由喬治·梅裡愛根據凡爾納和威爾斯的小說改編而成,被稱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
相比黑白攝影風格,彩色電影則在美術層面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紅色代表熱情、綠色象征生命、藍色則通常用于烘托靜谧的氛圍……影像中色彩的加入,讓人物塑造也變得更為立體(圖4)。
圖4:張藝謀在《紅高粱》重場戲中運用紅色人物與綠色高粱地撞色,展現生命的奔放與熱情。
當然,黑白電影在鼎盛時期塑造了一大批優秀的典型,例如《公民凱恩》(圖5)這部被稱為影史第一教科書的影片,在黑白片時代為電影視聽語言的豐富性做了開拓性的探索,并奠定了電影作為視聽藝術的基礎。
圖5:該畫面層次分明的光照、娴熟的演員排程、經典的廣角景深鏡頭運用,暗示遠處小孩被人支配的命運。
即便是彩色片鼎盛的時代,黑白片因為其獨特的風格魅力,依然常被用來當做一種特殊的表現風格,斯皮爾伯格1995年拍攝的《辛德勒的名單》(圖6)全片采用黑白基調,影片唯一的血紅色給了被迫害的小女孩,在視覺上形成強烈對比,突出集中營曆史的沉重感。
圖6: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德國人辛德勒幫助一千多名猶太人逃離集中營的故事。
從膠片到數字
數字電影被稱為電影影像的本體性革命,相較于傳統影像,數字電影更注重創造畫面的視覺奇觀。1999年6月18日,喬治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I》開始在美國6家電影院上映,該影片放映過程中采用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TI)研發的數字光學處理器(DLP)晶片技術的放映機,标志着數字電影時代的開啟。
雖然對膠片電影産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但數字電影的發明将人類的想象力在視聽層面充分釋放,借助計算機處理圖形的優勢,數字電影極大促進了科幻片、恐怖片、動作片等類型電影的發展。
圖7:《2001太空漫遊》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是首次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制作的電影。
随着千禧年資訊技術的發展和家庭影院裝置、家用DV的普及,創作門檻正在逐漸變低,人們開始從單純的影像閱聽人轉變為可直接參與制作的影像“作者”。也恰恰因為普通消費者的直接參與在一定程度上反向推動了數字影像的科技進步,老式家用DV、可以錄像的數位相機這些都已然成為了過去式,5G時代,具有顯著社交屬性的手機影像正在帶來新一輪的個人影像革命。
差別于傳統影像制作方式,自媒體時代的個人影像制作和傳播往往更貼近生活,這也和新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例如華為剛剛釋出的nova 9 Pro,搭載前置雙 3200 萬像素Vlog自拍鏡頭,配合雙目立體視覺引擎系統,拍攝的畫面更加清晰立體,在全民Vlog 視訊社交時代,幫你随時随地輕松紀錄生活中的真實瞬間。
此外,如果你恰好是一個旅行Vlog部落客,nova 9 Pro的超廣角4K視訊功能一定适合你。在旅途中,你可以通過直播将每個絕美風景與他人進行實時分享,甚至還可通過華為Freebuds Pro無線耳機進行視訊錄制的無線收音,輕裝上陣,随心所欲拍攝你的旅行Vlog視訊,從此再無錄音困擾。
為了獲得更真實、更穩定的影像表現,nova 9 Pro擁有強大的前置AIS+3D人像防抖雙重技術,能夠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實作圖像防抖,即便全程手持拍攝,甚至邊走邊錄,都不會出現劇烈的抖動,讓人不自覺地愛上随時随地用Vlog視訊記錄精彩生活,助你成為專業級Vlog大師。
可見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會給影像的制作、表現形式和傳播媒介帶來一定改變,但不變的是人們對于影像媒體的情感寄托和對于影像社交的精神需求,隻不過傳統影院聚焦于線下觀影社交,而Vlog時代則聚焦于線上公共場域的影像社交。
影像從誕生之初起就注定與我們的人生密不可分,正如楊德昌在《一一》裡曾說“電影發明後,人類的生命至少了延長了三倍。”,誠然,電影帶給我們體驗他人生命的美好感受,而Vlog影像則可以将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記憶永留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