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电影作为继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建筑后的第七大艺术,自诞生之初起就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性,每一次电影工业的跃迁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

如果说早期的可动画面《朗德海花园场景》、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所摄标志电影诞生的《火车进站》(图1),这些影片作为无声黑白片还无法挑战戏剧等传统大众娱乐艺术的地位,那日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影完美诠释了其现代科技和艺术综合体的优势,一个个动人的影像瞬间广为流传,电影艺术俨然已成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1: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放映了《火车进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从无声到有声

在最初诞生的20年间,电影一直处于默片时代(图2),听觉的缺失使得默片的视觉风格带有很强的时代烙印,除了偶尔出现的字幕,演员需要依靠大量的肢体动作和夸张的面部表情来传达角色的内心活动,以吸引观众长时间的注意。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2:《摩登时代》,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于1936年2月25日上映。

世界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是1927年华纳公司的《爵士歌手》,该片让濒临破产的华纳扭亏为盈。随后,华纳兄弟采用了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技术,这一技术需要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电影,这也是现如今行业的标准放映速度。至此,电影真正意义上从视觉艺术转向了视觉和听觉并重的视听艺术。

从黑白到彩色

其实电影人在最开始尝试彩色片的时候彩色胶片技术尚未成熟,只能通过在胶片上一帧帧手工上色去制作,乔治·梅里爱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图3)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电影人对于彩色画面追求的这种迫切愿望促使技术工作人员不断地改进彩色胶片技术,在影史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浮华世界》问世后,上世纪40年代的好莱坞导演们纷纷加入了创作彩色电影的行列,随后柯达公司将三层染色集中在一卷胶片上的单带伊斯曼彩色胶片处理技术被发明,彩色胶片性能也逐渐完善,直至彩色片在60年代成为影坛主流。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3:《月球旅行记》由乔治·梅里爱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小说改编而成,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

相比黑白摄影风格,彩色电影则在美术层面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红色代表热情、绿色象征生命、蓝色则通常用于烘托静谧的氛围……影像中色彩的加入,让人物塑造也变得更为立体(图4)。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4:张艺谋在《红高粱》重场戏中运用红色人物与绿色高粱地撞色,体现生命的奔放与热情。

当然,黑白电影在鼎盛时期塑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典型,例如《公民凯恩》(图5)这部被称为影史第一教科书的影片,在黑白片时代为电影视听语言的丰富性做了开拓性的探索,并奠定了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的基础。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5:该画面层次分明的光照、娴熟的演员调度、经典的广角景深镜头运用,暗示远处小孩被人支配的命运。

即便是彩色片鼎盛的时代,黑白片因为其独特的风格魅力,依然常被用来当做一种特殊的表现风格,斯皮尔伯格1995年拍摄的《辛德勒的名单》(图6)全片采用黑白基调,影片唯一的血红色给了被迫害的小女孩,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对比,突出集中营历史的沉重感。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6: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德国人辛德勒帮助一千多名犹太人逃离集中营的故事。

从胶片到数字

数字电影被称为电影影像的本体性革命,相较于传统影像,数字电影更注重创造画面的视觉奇观。1999年6月18日,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I》开始在美国6家电影院上映,该影片放映过程中采用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TI)研发的数字光学处理器(DLP)芯片技术的放映机,标志着数字电影时代的开启。

虽然对胶片电影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数字电影的发明将人类的想象力在视听层面充分释放,借助计算机处理图形的优势,数字电影极大促进了科幻片、恐怖片、动作片等类型电影的发展。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图7:《2001太空漫游》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是首次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制作的电影。

随着千禧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家庭影院设备、家用DV的普及,创作门槛正在逐渐变低,人们开始从单纯的影像受众转变为可直接参与制作的影像“作者”。也恰恰因为普通消费者的直接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反向推动了数字影像的科技进步,老式家用DV、可以录像的数码相机这些都已然成为了过去式,5G时代,具有显著社交属性的手机影像正在带来新一轮的个人影像革命。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区别于传统影像制作方式,自媒体时代的个人影像制作和传播往往更贴近生活,这也和新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例如华为刚刚发布的nova 9 Pro,搭载前置双 3200 万像素Vlog自拍镜头,配合双目立体视觉引擎系统,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立体,在全民Vlog 视频社交时代,帮你随时随地轻松纪录生活中的真实瞬间。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此外,如果你恰好是一个旅行Vlog博主,nova 9 Pro的超广角4K视频功能一定适合你。在旅途中,你可以通过直播将每个绝美风景与他人进行实时分享,甚至还可通过华为Freebuds Pro无线耳机进行视频录制的无线收音,轻装上阵,随心所欲拍摄你的旅行Vlog视频,从此再无录音困扰。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为了获得更真实、更稳定的影像表现,nova 9 Pro拥有强大的前置AIS+3D人像防抖双重技术,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图像防抖,即便全程手持拍摄,甚至边走边录,都不会出现剧烈的抖动,让人不自觉地爱上随时随地用Vlog视频记录精彩生活,助你成为专业级Vlog大师。

从大银幕到手机,影像一直与你同在

可见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给影像的制作、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带来一定改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影像介质的情感寄托和对于影像社交的精神需求,只不过传统影院聚焦于线下观影社交,而Vlog时代则聚焦于线上公共场域的影像社交。

影像从诞生之初起就注定与我们的人生密不可分,正如杨德昌在《一一》里曾说“电影发明后,人类的生命至少了延长了三倍。”,诚然,电影带给我们体验他人生命的美好感受,而Vlog影像则可以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记忆永留世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