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海洲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請大家支援諾德,明年市值沒有五百億,我切腹謝罪”, 這是諾德股份副總陳郁弼10月22日晚10點左右在微信朋友圈釋出的一條推薦自家公司股票的消息,但幾分鐘之後,陳郁弼又将這則消息删除了。
不過,盡管陳郁弼删除了這條消息,但陳郁弼的這條消息仍然在朋友圈裡留下了腳印,并将“切腹”推薦自家股票的陳郁弼推向了台前。10月26日,該朋友圈的相關截圖在網絡上廣泛傳播,10月27日,諾德股份的股價逆勢大漲6.54%。盡管諾德股份公司在10月26日晚,對陳郁弼“切腹薦股”的消息作出了澄清,表示“截圖中涉及公司未來市值的展望系基于個人對于電新闆塊證券市場的展望,未對任何人進行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公司立場”,但該公司股價次日的大漲表明,陳郁弼“切腹薦股”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巨大的。當一家上市公司的副總敢于以“切腹謝罪”來推薦自家股票的時候,這種“底氣”還是挺能影響市場的,讓投資者不能不信。
那麼,作為諾德股份的副總,陳郁弼為何要以“切腹謝罪”的方式來推薦自家公司的股票呢?雖然諾德股份在澄清公告裡表示,陳郁弼“切腹薦股”消息的釋出對象是其個人的小部分朋友,并且陳郁弼這條消息的釋出是在設定微信朋友圈少數朋友可見時操作失誤,但陳郁弼向“小部分朋友”的推薦同樣還是一種推薦,而且是朋友圈裡的“小部分朋友”,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小部分朋友”很快就會演變成“社會公衆”。是以,陳郁弼向“小部分朋友”推薦自家公司的股票與向社會公衆推薦自家公司股票并沒有實質性的差別,甚至向“小部分朋友”推薦股票的影響力更大。是以,即便陳郁弼是向“小部分朋友”推薦自己公司股票,那也改變不了其推薦自家股票的事實。
當然,陳郁弼之是以敢于以“切腹謝罪”的方式來推薦自家公司的股票,确實展現了其對公司股票的一種信心。這實際上也是公司近年來的發展給予了陳郁弼的底氣。
公開資料顯示,諾德股份主營業務是锂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其主要産品有锂電池用電解銅箔、印制電路闆用電解銅箔、超厚電解銅箔。锂電銅箔應用于锂離子電池産品,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3C數位、儲能系統等終端産品。其中,新能源汽車為目前規模最大的應用領域,這也是目前市場上的一個風口。
同時,國海證券也在研報中提到,2021年由于锂電銅箔供不應求,加工費已多次上調。從2021年第四季度來看,頭部公司新增産能非常有限,諾德目前滿産滿銷,訂單充沛,今年四季度亦無新增有效産能。由于锂電銅箔投資強度大,約8億元/萬噸投資額,核心裝置陰極輥等依賴進口,海外裝置廠商傳遞周期長,考慮到環評等各方面因素,新産能建設基本需要1.5年~2年左右,整體而言,考慮到锂電銅箔擴産周期、動力電池需求高速增長等因素,認為锂電銅箔加工費有望持續上漲。
也正因如此,諾德股份可以認為是目前站在市場風口上的一家公司,由此帶來的公司業績增長是顯而易見的。諾德股份半年報顯示,公司實作營業收入20.08億元,同比增長153.42%;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1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上年同期虧損1769.34萬元。而與業績增長相對應的是公司股價的大幅上升。今年以來,諾德股份從最低6.64元漲到最高25.18元,股價翻了将近4倍,10月22日,公司股票市值為313億,距離500億市值還有近60%的上升空間。
當然,陳郁弼“切腹”推薦自家公司股票也事關切身利益的得失。今年4月,諾德股份完成了2021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授予登記,共有133人合計被授予2850萬股股票期權,價格為7.55元/股。其中就包括獲授額達155.61萬份,占授予總數5.19%的陳郁弼,而他也是被授予者中占比最多的一位。按10月22日諾德股份的收盤價計算,陳郁弼的股票市值達到3486萬元,如果諾德股份的股票市值站上500億元,則陳郁弼的股票市值就可以達到5600萬元。而2020年,陳郁弼的年薪是73萬,股票市值是其年薪的76倍。這對于工薪階層來說,顯然是一筆巨大的财富。也正因如此,陳郁弼“切腹”推薦自家公司股票是有強大動力的。
但陳郁弼的這種做法顯然是違規的,哪怕其本意是向“小部分朋友”推薦自家公司股票這也是不允許的。這既有洩漏上市公司内幕資訊的嫌疑,同時也容易構成内幕交易,甚至還有借内幕資訊操縱股價的嫌疑。當然,如果陳郁弼的推薦不屬實,則有誤導投資者的嫌疑。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2.4條規定:上市公司和相關資訊披露義務人應當同時向所有投資者公開披露重大資訊,確定所有投資者可以平等地擷取同一資訊,不得向單個或部分投資者透露或洩漏。第2.6條規定:上市公司和相關資訊披露義務人披露資訊,應當客觀,不得誇大其辭,不得有誤導性陳述。陳郁弼的做法顯然是違反相關規定的。
也正因如此,上交所不僅于10月26日向諾德股份公司下發了《關于諾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媒體報道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同時對陳郁弼本人還作出了監管警示的決定。就上交所對陳郁弼作出的監管措施來說,隻是監管警示明顯有些偏輕,有必要對陳郁弼作進一步的立案調查。如确實涉及到洩漏内幕資訊、或構成内幕交易,或操縱股價行為,則有必要對其進行依法懲處。
責編:劉安琪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