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武士,大家會想到什麼?
揮刀斬敵,效忠主公,戰敗切腹自盡......
這是大多數影視劇留給我們的形象,
但真實的武士形象确實如此嗎?
武士又是如何出現、發展和消亡的呢?
今天熊貓君要為大家推薦的就是這本
講透一千年來日本武士興亡與文化的好書,
3小時解答你關于日本武士的全部疑問!
《極簡日本武士史》

說到日本武士,肯定繞不開“切腹”這個話題
戰敗後切腹自盡,似乎是公認的武士精神表現。
但其實,切腹并非是代表武士精神的傳統。
早期的武士并沒有“切腹”這個專門的死刑,
是到了後來和平的江戶時代,“切腹”才化身成了男兒氣概的寫照。
在日本的神話中,腹部藏着人的靈魂和情感。
把肚子切開,才能讓人看到武士“忠誠”的靈魂,
而且切腹的行為也表現了武士的勇敢。
但與大衆認知中的“切腹自盡”不同,
為了減少切腹者的痛苦,讓他們更快死去,
會有同伴在受刑者身後幫助完成斬首。
是以,相較于自殺方式,切腹更多是一種儀式。
甚至可以拿扇子在肚子上比劃一下,然後斬首。
隻是為保持武士的榮耀,這個過程也稱為切腹。
除切腹外,幕府還創造了理想化的武士形象。
由于充滿理想色彩和堅定忠誠的氣概,
這時的武士形象被各類文學作品和歌舞伎所借鑒,并廣為流傳。
雖然有些故事對武士的描述錯誤百出,
但人們依舊對這種奇幻描寫樂此不疲,連武士本人也很喜歡看,甚至模仿。
時間久了,我們熟悉的武士形象就固化下來了。
看了熊貓君的介紹,大家是不是豁然開朗,
而且除了上文提到的,書中還有很多有發現感的内容:
◆ 武士決鬥前,并不會像影視中自報家門;
◆ 除了武藝,武士甚至要學管理家族和家産;
◆ 切腹不是随意的,某些時期甚至有嚴格的儀式手冊……
這本《極簡日本武士史》小小一冊,
卻把從平安時代到明治時代一千多年的武士曆史梳理得十厘清晰。
而且為了制作這本書,熊貓君忍痛下了血本!
首先是雙面燙金内封,質感堪稱收藏級!
而且為了幫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武士的曆史地位,
書中附贈的武士圖鑒選取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10位知名武士,
透過這主導日本曆史的10張武士面孔,讀懂武士興亡的曆史真相。
還有12張精美彩插,選取日本武士史重大事件,
如《平治物語繪卷》《織田信長清洲城修繕禦覽之圖》《本能寺燒讨之圖》,更生動直覺地介紹日本武士的千年曆史!
如果你也對日本武士感興趣,那這本《極簡日本武士史》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