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是什麼樣的?
作為《富春山居圖》原創地和實景地,杭州富陽近年來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充分發揮首席專家制的人才引擎作用,在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地上打造了一批富春山居特色品牌農産品,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此,浙江新聞用戶端攜手富陽區農業農村局,推出《富陽“豐”味》專題,聚焦“小而精,精而美”的品牌農産品,帶大家感受從田園到舌尖的香甜美味。
一江春水,一片良田,又是一年豐收時。
剛剛過去的周末,富春江畔的富陽漁山鄉,迎來了每年間最熱鬧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漁山稻香節如約而至,千畝良田之上,風吹浪起稻花香。
一邊,是農民趁着晴好天氣搶收水稻的豐收畫卷,一邊,是創意稻草人藝術秀、“津津樂稻”稻香之夜音樂會、“稻鄉音話”稻田文藝彙演等組成的精彩稻香節,一片喜人秋收景。
從2012年舉辦首屆稻香節至今,漁山稻香文化節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在2016年第五屆稻香節的開幕式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還專門發來了祝賀視訊:“你們的新品種,今年取得了高産,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不僅是漁山人,全富陽農民、農業科技工作者無不為之歡欣鼓舞,“這是莫大的認可。”富陽區種子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團隊首席專家陳健根說。
攝影:陳玲花
蓬松清香,有種甘甜感,這是很多嘗過富陽大米的人的一緻感受。作為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截至目前,富陽糧食播種面積達25.5萬畝,其中稻田16.9萬畝。
近年來,當地堅定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雙強行動”,緻力于通過綠色栽培,培育優質品種,全面提高農業生産效率和效益,富陽水稻這一特色農業品牌越做越強,百姓的共富之路也越蹚越寬。
周午福
在種子上求突破
“今年水稻畝産達到700公斤!”對種了13年水稻的漁山種糧大戶周午福來說,雖然今年多雨水的氣候對水稻生長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畝産并不算低。在漁山畈,周午福承包了500多畝土地,每年可帶來三四十萬元的增收。
對周午福來說,這些年能有這樣的收成,離不開老朋友陳健根、蔣玉根等富陽農技專家的幫助。
漁山作為省級糧食功能區和省級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範基地,千畝良田上水稻品種豐富,有嘉豐優2号、浙粳優1578、甬優7860等,在今年稻香節上,周午福還作為種糧代表釋出了“嘉禾香1号”新米。
“這些品種基本都是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篩選比對過的優質水稻。”陳健根說,這些優質水稻品種穗長平均在120多厘米左右,每穗總粒數最多能達300多粒,結實率較高,同時抗倒性、抗病蟲害表現都較為不錯。
每年春天播種前,是陳健根最忙碌的時候,他奔波在包括漁山在内的富陽各地農田,指導農民科學選種、用種,引導農業向綠色、優質、高效發展。“不同品種之間如何搭配,怎麼種,陳高工都會一一告訴我們。”周午福說。
往年漁山稻香節圖檔
堅持綠色生态種養
同樣讓周午福感激的,還有富陽區土肥首席農技推廣專家蔣玉根。“專家時不時會過來取些土壤,根據土壤檢測結果,指導測土配方施肥。”
近年來,在蔣玉根等專家的指導下,漁山示範田采用“冬綠肥+緩控釋肥”模式,即冬閑田種植紫雲英,5月翻耕後種植一季水稻,水稻基肥施緩控釋肥,提高肥料使用率。
“化肥用量較以前減少,水稻産量每年卻有增加。上半年紫雲英開花時,這裡還成了網紅打卡地。”周午福說。科技真正為農民帶來增收,目前該模式已在富陽全區推廣。
因地制宜,綠色種養,用科技力量破解資源環境限制,提升農民收入。富陽近年新墾耕地多為梯田,保水功能較弱,傳統水稻種植産量不高,是以,這兩年富陽水稻“家族”中,還多了一位不一樣的“兄弟”——節水抗旱稻“旱優73”。
“旱優73在缺水的地塊就可以生長得很好,4月中下旬種,到8月中下旬就可以收割了。”永昌鎮種糧大戶鐘妙富說,它節水、節肥、省人工,成熟期短能提早新米上市且米質好,為他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據悉,在富陽區糧油首席農技推廣專家團隊的指導下,今年該區通過引種示範教育訓練,在常綠、萬市等一些缺水的地方共種植“旱優73”近2000畝,獲得了不錯的效益。明年,該區還将繼續擴大面積,進一步擴大高效農業項目種植規模,提升産業層次,推動糧食擴面和農民增收緻富。
旱稻可在缺水地塊生長
大力實施機械強農
除了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在富陽也有了更生動的實踐注解。
筆者在漁山鄉看到,金燦燦的稻田裡,收割機正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機器播種、機器插秧、機器收割、機器烘幹……在富陽,水稻耕種收機械化“一條龍”成為常态,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
為推動農業機械化水準,近年來,富陽農機部門注重農機化人才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好各類教育訓練、競賽的機會,不斷提升專業操作技能,培養一批适應本地區需求、技能過硬的農機作業、維修能手,為農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保障。
機械作業
就在今年6月,富陽農機手駱宏源就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全省水稻插秧機作業技能比賽暨水稻生産機械化示範比賽中摘得桂冠,其操作插秧機的速度、熟練程度、機插品質等均處于前列。
據悉,2020年該區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就已達到86%,位居杭州前列。
不止是漁山,富陽富春、永昌、鹿山等多地盛産水稻,在“雙強行動”的推動下,持續成為穩産“優等生”,預計今年富陽糧食總産量可達10.8萬噸。